| 路入乱云堆,僧房四面开。 龟泉半泥滓,龙洞已尘埃。 潄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 |
| ...色金容。 天龙八部,万亿灵通。 擎山持杵,遍满虚空。 护持礼塔,摧灭魔踪。 显正宝塔,八面玲珑。 水火不坏,障毗岚风。 众生见者,永脱樊笼。 信者施者,功德不空。 无住布 |
| 古刹浮屠映碧山,状元题墨最为娴。 游人倦憩尘心寂,云自青天水自闲。 |
|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惟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获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俯。 於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 |
| 五言诗作七宝塔,四壁惟馀八尺床。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
| 还岭峰头霁色清,知微曾此学无生。 鸟从青壁屏边过,人在白云天际行。 一片晴霞迎晓日,万年松桧起秋声。 个中仙景真奇绝,宝塔玲珑最得名。 |
| 郡因贤守得佳名,水态山光会此亭。 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 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 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 |
| 寺名定慧知何代,桥古碑横不记年。 古树乱鸦啼晚照,故园新蝶舞春烟。 十层宝塔化尘路,五色云衢散上天。 惟有玉莲池内水,沧浪深处老龙眠。 |
| 沧江掩映桤树林,宝塔崷崒孤云岑。 田家春时相劳苦,结社分朋宴箫鼓。 道边儿女齐唱词,钗梁复挂一钩丝。 相携却踏溪桥路,荠麦连云住何处。 |
| 化城金地出入群,瀑布峰前一径分。 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 子明丹灶封秋藓,李白书堂鏁暮云。 欲去未能还结念,展图时诵北山文。 |
| 泗滨怅望草连云,眼暗凄尘只断魂。 香火固难寻宝塔,云烟时复见沙墩。 五更悲壮眠难熟,一片荒寒晓更昏。 往事兴怀今二纪,道傍父老岂儿孙。 |
| 何事诗家称翦裁,跨虚相继有楼台。 水涵春碧雨初霁,山露晓青云半开。 宝塔礼终僧室静,粉墙题罢使车回。 此时欲结香莲社,只为陶潜醉不来。 |
|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江上群峰排众青。 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
|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
|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 印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 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 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 |
| 出现在杨州,留锡於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 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
|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 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 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
| 齐野非吴渚,支郎是子陵。 钓台千古月,宝塔万年灯。 |
|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 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 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 |
| 旅枕无眠客梦劳,五更旁舍一鸡号。 汴淮水阔浮梁小,城郭霜晴宝塔高。 梅锁冷香通雀啄,水翻新绿出渔篙。 君恩许作还乡客,肯对江蓠赋广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