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即为诚,中庸说著形。 晓来雷雨过,七十二峰青。 |
| 瑞锦窠应对锦郎,谁将灵种到幽坊。 山深月冷梅花老,压尽群英是此香。 |
| 优游实际妙明家,转步移身指落霞。 无限白云犹不见,夜乘明月出芦花。 |
| 剃除绀发搭伽梨,经卷轮珠常自随。 欲扣玄关参自己,好看实际访俱胝。 |
| 戴起还同放下时,好观实际访俱胝。 至今五百年来下,一段风光付与谁。 |
|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
| 问处赤心片片,答处不负来机。 今有问灵隐如,何是实际理地。 |
| 再见三池已旧游,向来交臂锦江头。 味融实际冰河泮,心印微言水月秋。 虽作燕鸿犹邂逅,故应蓬梗合漂浮。 相思别后才余梦,身在刀州望梓州。 |
| 金乌当午,文彩全彰。 玉兔沈辉,影像俱寂。 通同实际,一体无诸。 不落今时,识情罔测。 混融凡圣,佛眼难窥。 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 |
| 伊谁遣子著袈裟,幸自同源又一家。 尚喜深山閟珍璞,曾看枯卉粲奇葩。 空言组绣真无用,实际津途亦易差。 衣敝履穿头欲雪,定於何处作生涯。 |
| 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 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 |
| 阿那是祖,位崇家谱。 二仆之根,万象之母。 建化门未要转机,实际地如何进步。 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 |
| 真璞无瑕,实际无涯。 心空及第,需耀邦家。 |
| 幽居百无营,孤坐若假寐。 根尘两相接,逆流就一意。 意念纷无端,中止不及地。 寂然了无觉,乃造真实际。 百川入沧溟,众水皆一味。 止为潭渊深,动作涛澜起。 动止初何心,及遇适然耳。 吾心未尝劳。 万物将自理。 |
| 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 我方解墨绶,着身丘壑中。 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 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 |
|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
|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 严霜晚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夸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
| 高绊袈裟挑纸帔。 一杯茶罢成行计。 路入庐山风细细。 轻弹指。 百千三昧俱游戏。 法椅何曾烧两臂。 谁知纸上无穷意。 欲识普贤真实际。 齁齁地。 小炉雪夜和衣睡。 |
| 欲调真息。 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 气是心兮,神为气主,心动神气分离。 心宁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 莫错识。 这内调息,非干扭捏,不晓胎元理。 开目和鼻指。 灵龟蛇戏。 祖道家风,回光返照,呼吸自归根蒂。 清风瞥然透户,水火刹那既济。 至此理。 要真常咫尺,三生佛出世。 |
| 天下有广居,非阿房建章,宾饯日及月,阖辟阴与阳。 山川坦然平,何者为藩墙,孔公暨瞿聃,同坐此道场。 哀哉世日隘,肝胆分界疆,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周先早得道,所证非复常。 小室古城隅,宛如野僧房,能容人天众,杂沓来烧香,三万二千人,各据狮子床。 实际正如此,切忌错商量。 须弥芥子话,今夕当举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