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颜绿鬓富春秋,家世才华三总优。 不用鹤裘兼映雪,天然标格自风流。 |
|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余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艺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
| 家世本龟蒙,冥搜趣不穷。 诗如诸子别,体与老天同。 笔影灯窗下,书声雪屋中。 此时多用力,下字欲清空。 |
| 家世甘泉旧,幽闺有令名。 贤明教陶侃,勤苦佐渊明。 苹涧今保处,鸠桑空复情。 谁知悼亡意,挥涕望佳城。 |
| 家世本臞儒,自奉至俭薄。 肉食固难期,间亦阙盐酪。 宾朋饭芋豆,时节羹藜藿。 偶然设鸡豚,变色相与作。 家居常守此,自计岂不乐。 蔬园畏蹴蹋,切勿思大嚼。 |
| 新晴庭院暑风轻。 瑞气朝来特地清。 霞帔羽衣筠竹杖,萱堂真有寿星明。 自来忠孝传家世,所以芝兰满户庭。 簪笏成行称寿处,老来皆已鬓星星。 |
| 平分冬气恰经旬,天应新阳产异人。 家世旧来推硕学,胸襟自许作良臣。 不应莲幕淹留久,会见枫宸拔擢新。 但愿朱颜长不老,稳看他日画麒麟。 |
| 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令诸子了生绿。 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 兄弟躬耕真尽力,乡邻不惯枉称贤。 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
| 山回水抱西峰寺,二十年前日日来。 一出居然负丘壑,深藏还此远风埃。 农樵识面逢多问,鱼鸟知心见不猜。 家世剡人须住剡,相寻未识百千回。 |
| 狂僧草圣继张颠,卷后兼题大历年。 堪与儒门为至实,武功家世久相传。 |
|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 旧箧已无封禅稿,独邻渴病似文园。 |
| 家世传经术,胶庠蔼隽声。 上方思旧学,公乃擅专城。 滁上功尤著,潮阳政愈明。 哀哉锷流水,犹解不平鸣。 |
| 家世传儒业,乡邦耸义风。 将迎无倦色,交友尽名公。 太学飞声早,浮生转首空。 怡如堂下月,犹照紫荆丛。 |
| 当时仓座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 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
| 家世文为富,居寒地不寒。 诸昆亲受业,二祖昔闿端。 属耳青云杳,惊心逝水湍。 后来方屹立,天不误儒冠。 |
| 家世唐萧瑀,风流晋谢安。 胸中畜邱壑,笔下富波澜。 耆旧讴歌惜,宾僚礼数宽。 龚黄初报政,飞诏忽江干。 |
| 家世拄杖,佛祖付嘱。 沩山寄来,香严发哭。 父子投机,阳春雪曲。 不是知音,大难相续。 |
|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 |
| 国步多艰棘,忠诚誓翼扶。 据鞍方矍铄,骂贼已含糊。 义在光惇史,人亡失壮图。 因公感家世,愤气欲吞胡。 |
|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