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蔡久轩》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主要赞扬了道学的传承和程氏兄弟的学术渊源,同时表达了对于学术理论未能充分应用和实践的遗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描绘了道学的传承关系,指出这门学问是由祖辈传给子孙的。而“诸儒谁得似渊源”一句更是高度赞扬了程氏兄弟的学术渊源之深厚,无人能比。 颔联“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进一步点明程氏兄弟在学术界的地位,用了“铜川而上”这样的形象比喻,表明他们的学术水平高超,超越了一般人。 颈联“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程氏兄弟的学术理论未能得到充分应用和实践的遗憾。这也暗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人们对理论认知的不足。 尾联“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和提升。诗人表达了对“四书”的功用无比推崇,认为其影响力弥漫天地。然而,他也感到惋惜,因为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程氏兄弟的学术渊源和对“四书”的推崇,表达了诗人对学术传承和实践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出他对未能充分应用和实践学术理论的遗憾。
诗词关键字: 弥天 道学 相承
相关诗词
  • 1
    [宋]
    有名天所靳,无位世仍挤。
    不得西山卧,还同濂水栖。
    元精抽秘钥,众妙贯圆机。
    友尽人间士,岿然季子题。
  • 2
    [宋]
    天乎不可问,吾道是耶非。
    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
    乾坤岂终否,泉壤再生辉。
    遗恨春陵路,生存不见归。
  • 3
    [明]
    偕老愿嗟违,兹辰遂并归。
    剑从泉底合,灯向地中辉。
    山雨沾容翣,江霞变阙衣。
    如云车马从,其奈昔时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