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盛衰理甚明,势去有如汤沃冰。 听言一事足叹惋,恐君亦复伤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玑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宠冠诸家当盛世。 其间属意字以端,姿品高妍兼妙艺。 燕开云幄萃亲友,艳阵香藂尝窃睨。 转眼陈迹俱已休,西风叶飞东水流。 相逢应怪我鬓改,贪情省认俄惊羞。 波明藏泪尚剪月,山浅带恨犹横秋。 失身何心养儿女,啁啾... |
| 皋夔周公佐中古,萧曹房杜兴汉唐。 因时因事修治效,不谈道学亦何妨。 |
| 精神凋耗鬓毛衰,劫火光中第几回。 无可奈何教老去,有时猛省忽愁来。 师崇道学原非伪,客寄苏州却类獃。 明日重阳又佳节,得钱且醉菊花杯。 |
|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 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 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 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
| 朝朝起作桐江钓,昔昔梦随辽海尘。 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 |
| 弄舌仪秦久厌看,无言混沌自安间。 人心何日无尧舜,道学终天有孔颜。 五鬼不磨吾道义,二秦长是此江山。 窗前宿草根长在,万古春风去复还。 |
| 岷峨钟秀蜀多珍,坐上儒先更逸群。 墨沼不忧经覆瓿,琴台重有赋凌云。 文章小技聊干禄,道学初心拟致君。 富贵功名今发轫,愿看稽古策高勋。 |
|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
| 全德备万物,大方无四隅。 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 道学归吾子,言诗起老夫。 无为蹈东海,留作济川桴。 |
|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
| 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 近日儿童谈道学,几时徵诏及闲人。 山田收薄官输在,树雪吹残曙色真。 慨昔巢由老岩穴,终身击壤作尧民。 |
| 偶避蝉声来隙地,忽随鸿影入辽天。 闲僧不会寂寥意,道学西方人坐禅。 |
|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
| 梁木俄摧坏,嗟呈丧大贤。 典刑看肖子,道学付谁传。 一代风流尽,千年物论先。 师言犹在耳,身敢坠周旋。 |
|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 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 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
| 为爱前高自觉过。 天生阻隔,不放冲和。 前头何处道缘深,无福清闲,有分奔波。 老也功亏一任魔。 长春教语,慎勿蹉跎。 自来达道学仙人,功也无多。 行也无多。 |
| 奕世旗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余馨。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於君见典型。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帝林扃。 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 |
| 道学不尽诗,功名只绪余。 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 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
| 道学尊闾里,衣冠见伟人。 鸡群真野鹤,麕角目祥麟。 谠论追前辈,清时识诤臣。 他年激贫懦,风动霅溪滨。 |
| 妙龄驰誉满东吴,落笔骅骝走坦途。 四十年来鸣道学,一千人内最群儒。 二松不负经纶志,三迳真成隐遁娱。 老我与君端莫逆,遗文时阅漫长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