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白真家法,原由金紫贤。 兄辞岭南赙,弟却澧阳钱。 筑屋吾将老,藏书手自编。 老成俄已矣,闻者为潸然。 |
| 自洒膏粱习,人推道义尊。 蟾宫看桂子,凤穴见兰孙。 遗戒垂家法,新诗断客魂。 从今渭阳念,极目灌城村。 |
| 千官移仗拱端门,一日鸡竿万里春。 汤网本疏民自格,要知家法在深仁。 |
| 四郡歌贤牧,鱼轩从隼旟。 深闺无里谒,色养谨安舆。 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 美哉彤史笔,三诵为欷歔。 |
| 忠孝元家法,经纶岂嬾心。 日边迟信息,霞外且山林。 风月诗天巧,乾坤酒陆沉。 一生欠半面,五字寄哀音。 |
|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 天子赐恩礼,史臣书祖风。 笳声穿苦雾,陇穴启寒蓬。 自古焉能免,於兹是始终。 |
| 老眼元多泪,春风见此行。 又为贫贱别,更觉急难情。 斗食吾堪老,词场尔向荣。 未须怜野鹜,家法付宣城。 |
|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
| 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洽洲。 但惭一着输先手,欲为诸公让出头。 山畔翩翩疑过雁,水边帖帖似飞鸥。 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 |
|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搞伪一门诚节谊,明伦数语最精忠,郎替勇退声名重,使传贤劳惠利丰。 时事方艰人物眇,可堪收泪洒悲风。 |
|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 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 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 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
| 阡陌东西山北南,半生常带散人衔。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合上大夫投欲死,甕间吏部寝方酣。 可怜子骏无家法,下见先人面有惭。 |
| 轵井夫人风义远,阜陵丞相典刑存。 妇言初不逾闺壶,家法尤先下里门。 命服六珈宜大国,送车千乘忽寒原。 暮年无复升堂拜,草就埋辞一断魂。 |
| 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冠皆由偃月堂。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收亡芒。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 |
| 颜公笔法有家法,豪锥料得皆千金。 闻道分张遍亲友,可能乞我助呻吟。 |
| 丞相遗家法,云仍多耐官。 著鞭期一跃,失路困千盘。 竟死诸侯客,保留神武冠。 枭鸾终异志,松柏遂孤蟠。 前辈今无几,临风特屡叹。 臧孙宜有后,庞老遗之安。 |
| 离念见佛,破尘出经。 现成家法,谁立门庭。 月逐舟行江练净,春随草上烧痕青。 拨不拨,听丁宁,三径就荒归便得,旧时松菊尚芳馨。 |
| 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 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 犹余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 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 |
| 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欲知淑德碑何在,只听乡人叹息中。 |
| 汗简成新令,褰帷刺剧州。 韦平家法在,邵杜治声优。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