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却梅花吟课少,苦无心事恼陶泓。 得君近日诗编读,增我晴窗眼力明。 爽似暑风秋九夏,清逾夜月书三更。 后山衣钵尘埃久,赖有双英主夏盟。 |
|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
| 天津南望两涯间,蓊若青云乍吐山。 花叶相催何日已,尘埃不断几人闲。 郎官萧洒裁诗丽,博士龙钟叹鬓班。 我独无诗亦无叹,朝驱羸马暮知还。 |
| 尘埃一出竟何为,白竹依然昼掩扉。 只应为客重为客,便欲得归宁得归。 独鹤静临寒沼立,游蜂閒趁落花飞。 东君老大人消瘦,凭仗清樽一解围。 |
| 艰难当不减腰围,过尽瞿塘几夕晖。 万里江山劳疾置,一番书札枉亲挥。 尘埃好却西风扇,行李仍从北道归。 底处最关天下事,秋来马不齕民肥。 |
|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 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 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 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 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 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 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
| 松筠窈窕隐禅房,茗碗熏炉白昼长。 门外尘埃生熟恼,谁知林下自清凉。 |
| 大江之东水为国,其间巨浸称震泽。 泽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 夫椒山人耿敬霁,与我十年为旧识。 昼耕夜读古人书,青天仰面无惭色。 令我图其所居景,烟树茫茫浑水墨。 我也奔驰名利人,老来静拂尘埃迹。 相期与君老湖上,香饭鱼羹首同白。 |
| 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 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诵诗不顾龙鳞逆。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几秋,後来谁复钓槎头。 |
|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
| 晓驱羸马踏尘埃,喜见前关亦快哉。 几启双扉迎晓日,未妨斜月掩苍苔。 声摇沙寨中无比,翠销城埤寒未开。 趁得鸡鸣也须度,弃繻不是俗人来。 |
| 乘传逆知怀抱开,壁门春晚静尘埃。 萱明子舍虽云乐,檄愈头风得屡催。 横槊便知威黠虏,指踪端复赖长才。 维持江左风流在,富贵行看正鼎来。 |
| 堪叹日时更改。 频频拂拭灵台。 明光一点绝尘埃。 莹彻即分内外。 占得逍遥自在。 笛声散尽寒梅。 西江月里桂花开。 香引清风一会。 |
| 九寺名卿才思雄,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四座筵开语笑同。 焰焰兰缸明狭室,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吏事相牵西复东。 |
| 纷纷儿辈只轻肥,不爱笼烟小黛眉。 唯有幽人负高韵,为怜奇物直新诗。 尘埃不染溪山梦,冠盖政妨麋鹿姿。 何日茅檐列千嶂,倚藜细看碧参差。 |
| 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块石。 平腹有壑谷,深广数百尺。 土僧何为者,老草毛发白。 寝处容身龛,足膝隐成迹。 金仙琢灵象,相好倚北壁。 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文人留纪述,时事可辨析。 鸟迹巧均分,龙骸极癯瘠。 枯松间槎枿,猛兽恣腾掷。 蛣虫食纵,悬垂露凝滴。 精艺贯古今,穷岩谁爱惜。 托师禅诵馀,勿使尘埃积。 |
|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
| 狂吟醉约昔悠悠,衰病方谐散浪游。 蔬粥满杯供我饱,兰舟系岸判君留。 尘埃古刹寻遗篆,香火严祠谒故侯。 晚具不须烹赤鲤,聊凭别後作书邮。 |
| 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 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 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 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 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 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 子才得所乐,我拙日益鲁。 拳拳相思心,契阔不得语。 |
| 江山互映带,竹树渺隐见。 居人江山閒,安处忘古县。 泊舟穴子初,旧观俨自荐。 {山盍}山高搀云,云际抹深靛。 慰我尘埃容,嘉此烟雨面。 山脚惯奔走,尉曹分卑贱。 县人应指似,鬓改颜状变。 漂零渠未知,忧患尝欲遍。 挽仰二十年,转眄阅蜚电。 故人半在亡,在者或海甸。 明朝理去楫,山影暝江练。 安得人如山,来往长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