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
|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时馀。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
|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
| 我家未为贫,尚有绿绮琴。 手虽不能弹,颇喜闻遗音。 时时命女奴,强于弦上寻。 听罢方寸过,取酒时一斟。 颜回与愿宪,平日我所钦。 傥得从之游,虽贫亦甘心。 |
| 当年不合弃金轮,忍冻吞饥度六春。 又被毛头星换眼,至今苦屈未能伸。 瑞岩不孝,尚有慈心。 烧块木头修薄供,且图温饱过,切忌赚他人。 |
| 霜菊娟娟尚有花,萧条厅树暮啼鸦。 万竿修竹开侯府,十里青山隐相家。 麋鹿并游谙野性,诗书相对是生涯。 冷官自有贫中乐,敢向朱门肉食夸。 |
| 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 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 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
| 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
| 十日后重阳。 甘菊阶前满意黄。 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 尚有儿曹理寿觞。 双鬓已沧浪。 休问金门与玉堂。 二仲相期三径在,徜徉。 何用功成似子房。 |
| 父子团栾笑语哗,岂知云散各天涯。 长亭结束秋将晚,别酒凄凉日易斜。 我坐耄年艰就养,汝非仰禄肯离家? 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 |
| 纳纳乾坤一草亭,西山尽见若秋屏。 霜余远水呈天碧,雨过遥空现帝青。 逸叟真成陶令隐,高怀长似屈原醒。 肯堂固赖贤孙子,精爽犹疑尚有灵。 |
| 骚人先自不禁秋,风雨相将作许愁。 尚有壮怀因酒到,苦无佳思慕诗休。 故乡音信新来雁,尽日笙歌谁氏楼。 满目黄花笑樵悴,未应回首没江鸥。 |
|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 况是精神可人意。 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 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 唱个新词管教美。 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 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
| 山连上帝朱明府,心是南宗无尽灯。 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图书一笑宁劳客,音信频来尚有僧。 梨枣功夫三岁办,不缘忧患亦何曾。 |
|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
| 风引归舟无翠蓬,转头三见柳花风。 伤心殆尽王摩诘,痛哭真成贾太中。 尚有鬼神知夜问,谁知兄弟坐天穷。 此时此意无人会,放读离骚太乙东。 |
| 中原从昔信多艰,尚有文才与古班。 诗律规随元好问,乐章雋永蔡萧閒。 要知精会神全处,须到声销色泯间。 此话无人胶凤觜,一蓑烟雨紫阳山。 |
| 点检春光绿打围,未应造化委鞠蘼。 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 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易名圃少人知。 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 |
| 罨画溪山杳霭中,为寻遗事访禅宫。 回嵓故迹依然在,渭水非熊恍似空。 绿薜侵衣馀手泽,遗榴辉壁想仙风。 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 |
| 茫茫。 苍苍。 青山绕、千顷波光。 新秋露风荷吹香。 悠颺心地然,生清凉。 古岸摇垂杨。 时有白鹭飞来双。 隐君如在,鹤与翱翔。 老仙何处,尚有流风未忘。 琴与君兮宫商。 酒与君兮杯觞。 清欢殊未央。 西山忽斜阳。 欲去且徜徉。 更将霜鬓临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