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山水尽宜诗,几欲经营竟不奇。 不料此编能到手,意曾关处辄能知。 |
|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 江上逢王九,孤舟日已斜。 红妆恼春夜,白发醉谁家。 断岸深无柳,荒村半有花。 武林山水地,归路勿云赊。 |
|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 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 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
| 宿昔山水上,抱琴聊踯躅。 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 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 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 秋水石栏深,潺湲如喷玉。 杂芳被阴岸,坠露方消绿。 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 |
|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 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
| 江南尽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 明月一栏风一枕,醉乡犹可过浮生。 |
| 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 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
| 山云百日雨,山水十丈波。 田畴与道路,一夕成江河。 巨石大於鳖,吹转如蓬窠。 夏旱既损麦,秋潦复无禾。 津梁尽倾坏,商贩绝经过。 斗米二百金,吾生将奈何。 安敢比夷齐,愚圣不同科。 应如元鲁山,饿死深山阿。 |
|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
| 窗前翠影湿芭蕉。 雨潇潇。 思无聊。 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 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 沉香火底坐吹萧。 忆妖娆。 想风标。 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 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
| 窗前翠影湿芭蕉。 雨潇潇。 思无聊。 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 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 沉香火底坐吹萧。 忆妖娆。 想风标。 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 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
| 平生山水癖,遐往心独歖。 採秀凌丹丘,忽遇白云子。 腰剑苍龙活,野袂青霞起。 邀我石洞行,共坐啗石髓。 架有黄庭经,犹有东晋纸。 粲若锥画沙,其字大如指。 口传却老术,长跪与进履。 吾心在魏阙,焉给得薪水。 |
| 又向东南去,都门奈若何。 尘埃京洛久,山水富春多。 宴俎夸鱼美,书帷待雁过。 鹏程休暂息,九万看腾波。 |
|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
| 予昔走南宫,江湖浩然涉。 今来厌尘土,常怀把轻楫。 闻君东南行,山水恣登蹑。 秋江湛已清,树色映丹叶。 羡君舟插◇,去若鱼鼓鬣。 君家兄弟才,门族当世甲。 行期荐贤书,疾驿来上合。 |
| 归休兴若何,朱绂尽还他。 自有园林阔,谁争山水多。 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 野醉题招隐,相思可寄么。 |
| 蜀路何迢递,怜君独去游。 风烟连北虏,山水似东瓯。 九折盘荒坂,重江绕汉州。 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 |
|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
|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