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忽送非常喜,阿囝斑衣郎罢前。 话尽青灯十年事,床头周易故依然。 |
|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
| 云度龙山暗倚城,先飞淅沥引轻盈。 素娥冉冉拜瑶阙,皓鹤纷纷朝玉京。 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
| 今日知何日,东风破腊来。 寒随边骑去,春与汉军回。 彩胜参差翦,蔬盘饤饾开。 不妨时节好,年事岂禁催。 |
| 朝朝锄毒草,斤斧到山深。 书改当年事,人量此日心。 兰经依慧剑,蜜语伴刑针。 地下输嬴氏,英雄但数今。 |
| 北来南去年年事,微物还应不自由。 缯缴多机应远谢,稻粱已饱更何求。 潇潇风雨衡阳暮,渺渺烟波震泽秋。 夜过边城牢闭口,断肠砧杵不禁愁。 |
| 冷匣秋波射斗星,铁衣随從古霜清。 宣池莫问当年事,一片威风动地生。 |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
|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
| 家世无年事可知,况吾久矣叹吾衰。 玉丸不住岁华老,铁砚未穿筋力疲。 一笛跨牛终寂寞,万钱骑鹤两参差。 年年此夕椒花颂,能费先生几首诗。 |
| 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 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 不扰自然人事好,有为方信世途难。 如今休说当年事,只把心平气定看。 |
| 雁过危栏字字愁,谁将官柳系行舟。 不知东去大江水,流出西川第几州。 汉上仅遗孤垒在,斗边忽见数星浮。 夜深莫问当年事,不是祢衡鹦鹉洲。 |
| 十月东吴草未枯,村村耕牧可成图。 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家塾竞延师教子,里门罕见吏徵租。 老昏不记唐年事,试问元和有此无? |
| 腾腾醉里十年事,睒睒窗前半夜灯。 老去自堪愁作伴,雨声何用更凭陵。 |
| 栖志浮云小万钟,带经高垄度春风。 义方莫问当年事,十五男儿识阿戎。 |
| 重来端复解征鞍,清夜溪风六月寒。 欲写经行二年事,平林须入画图看。 |
| 宁辨人间是与非,生来屈盾眼如眉。 不因说著当年事,万古千秋那得知。 |
|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 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 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
|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 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 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