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往江复浙,扰扰一年间。 有子犹相隔,无官亦未閒。 病嫌真药少,债准旧书不。 霁雪楼前立,依依忆故山。 |
| 大智西归不肯回,只今莲社喜重开。 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 心地白莲俱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 因师一语千花现,人各始知来处来。 |
| 江天漠漠江云湿,江波浩浩江鸥急。 二十年间几经历,欲论旧事俱陈迹。 舟人渔子笑且语,不知客子行路苦。 今夜解帆落星渚,典衣市酒宽久旅。 |
| 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 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 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 天南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雨回。 |
| 才过中元九日期,人间最重早秋时。 当年间杰凝天粹,此际生贤作吏师。 候属金行资义节,气钟庚宿究兵奇。 愿公大用龄盈百,岁岁长吟祝寿诗。 |
| 云溪驿里经过处,六七年间两度行。 风土不殊初到日,雨墙难认旧题名。 异方见月思乡县,远客逢秋念友生。 明日巴陵江上酒,弟兄相对不胜情。 |
| 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 且算欢娱逐日来,任他容鬓随年改。 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 自量气力与心情,三五年间犹得在。 |
| 相逢乍似生朋友,坐久方惊隔阔馀。 遍问诸郎皆冠带,自言别业可樵渔。 住邻秦系曾居里,老读文公所著书。 十七年间如电瞥,君须我鬓两萧疏。 |
| 二十年间儿女諠,糟糠勤苦不堪论。 如今八载君身后,儿已登科又长孙。 |
| 三十年间登第初,青衫赢马叩禅居。 鬓毛白尽犹奔走,惭愧高人得自如。 |
| 黄尘乌帽六年间,心迹何尝一间閒。 今日船头忽东转,始知有味是家山。 |
|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 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 更无人解忆长安。 |
|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 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 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
|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
| 五十年间叹阔疎,相忘两地复江湖。 书来笔底惊强健,诗去吟边想步趋。 好对青山看歌舞,莫嫌红粉笑髭须。 凤毛已有哦松韵,尚记金华旧范横。 |
| 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 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 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 天涯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两回。 |
| 鹤骨虽癯发未斑,秋风鸥鹭共修间。 芙蓉夹径缠通马,杨柳沿池不碍山。 外稿定於何日上,中兴只在十年间。 谷城片石无人识,胡骑堂堂出汉关。 |
|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 |
|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 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
| 蹋雨敲门觅季夷,襞牋同和仲高诗。 回思五十年前事,恰似今宵梦里时。 五十年间万事空,嬾将白发对青铜。 故人只有桃花在,惆怅无情一夜风。 又又空舍封书箧,贫知藜糁美,渴爱粟浆酸。 食少从奴去,人稀苦屋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