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龙山下晓风轻,白鹭洲前暮霭凝。 今日可能如昨日,庐陵还解似严陵。 |
| 庐陵米价百念升,赵州萝蔔半千秤。 只麽郎当住持,洎合殃杀性命。 省不省,脑后更将楔钉。 |
| 一封朝奏大明宫,吹起庐陵古直风。 言路从来天样阔,蛮烟谁使径旁通。 朝中竞送长沙传,岭表争迎小澹翁。 学馆诸生空饱饭,临分忧国意何穷。 |
| 庐陵米价没高低,直下承当已是迟。 多少牙人并贩子,却来升合较毫厘。 |
| 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 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
| 季秋过庐陵,客有示新录。 尤杨两诗翁,间以严州陆。 沣兰与沅茝,顿觉无芬馥。 何况破囊中,欲探还自忸。 |
| 百丈孤支入道林,真如不动意难寻。 道人相见非来往,语默全彰亘古今。 近日庐陵亲得价,一时分付老婆心。 |
| 今代庐陵牧,苍生属意深。 胸中丝补衮,肘后药成金。 仆自操齐瑟,公宜和舜琴。 篝灯精舍里,何日共论心。 |
|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
| 庐陵之文忠,前欧而后周。 笔法之可稽,欧劲而周柔。 苟内心之是似,岂外迹之能求。 予尝遡平原之津,望二典之楼。 |
| 庐陵涑水携参佐,媚紫娇黄左与姚。 何物山丹炫流俗,雒生懊恼愠蓬飘。 |
| 一岁升平在一收,今年田父又无愁。 接天稻穗黄娇日,照水蓼花红滴秋。 风有炎凉才顷刻,雨无朝暮政滂流。 浪言出却金陵界,入却庐陵界始休。 |
| 记得迎承过葛川,穉金未肃嫩凉天。 当时若径趋金阙,安得庐陵有此缘。 |
| 伯起宜横讲殿经,若为临贺复庐陵。 朝来冠雀衔三鳣,敢贺先生自此升。 |
|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 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
|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
|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虽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
| 公作庐陵掾,先君官赣州。 书邮时问讯,江驿几淹留。 抚事今安在,临风涕莫收。 谁为耆旧传,好奇竹林游。 |
| 修藏日,干戈澒洞秋。 诗文工雾縠,论议壮春流。 潋水昔三子,庐陵旧一欧。 自怜生已晚,不获与同游。 |
| 危言不畏触干戈,瘴雨蛮烟换玉珂。 今古庐陵两胡老,是非儋耳一东坡。 拳拳搞志甘三已,恻恻招魂听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