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 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 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
| 忠显闻孙定不虚,西枢犹子故应殊。 鸾停梧上遗风在,鴈进松间得句无。 剩有老农歌赞府,未多荐墨送清都。 晦翁若问诚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
| 刍言当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穷。 海内仅存一畏友,人间遂有两愚公。 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此士未庆无着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
| 西风满路桂枝香,催整登云步月装。 群辈总皆推德行,三年稔已听文章。 琅琅议论须披腹,琐琐功名只探囊。 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 |
| 乃祖当年耐官职,远孙今日振家声。 闭门已尽五车读,补吏反为千里行。 丞不负君休自厌,诗能穷我竟何成。 春风尽可宽役役,不用回头数去程。 |
| 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 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 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 |
| 句法何曾问外人,单传山谷当家春。 截来云锦花无样,倒写珠胎海亦贫。 汗竹香中翻墨汁,扶桑梢上拄头巾。 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
| 此君素以直节名,延风揖月标韵清。 何人心匠出天巧,缕析毫分匀且轻。 居然束缚复其始,即墨纡朱封管城。 世门官爵岂必计,且幸一家同汗青。 |
|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 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 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 两目自安障,狂童为子都。 羁金络明月,骐骥旆疲驽。 静观若有得,知非降才殊。 但伤此道违,独行尝寡徒。 解后知我者,聊足以自娱。 |
| 山东桑柘多,江南松桂茂。 种桑事春蚕,栽桂事华构。 尝闻云盖下,聚书为大富。 往往见子孙,缘天掇星宿。 掇星星若珠,光彩出屋漏。 秋收万种田,作酒日为寿。 亦有千里归,锦衣行白昼。 |
| 君寄梅花道别肠,我攀官柳送归艎。 东都循吏似名茂,南浦诗人更姓黄。 白鹭青原留惠爱,苍苔红药入篇章。 故人若问诚斋叟,化作沙鸥弄夕阳。 |
|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短枕客中生梦少,归舟江上载诗多。 相逢未久忽相别,奈此夕阳芳草何。 |
| 春不多寒风已柔,数君到日正红稠。 庵藏澹叟诗成集,山护醉翁书满楼。 岸柳欲眠维鷁首,幕莲俱起看鳌头。 无忘晓殿三千字,一洗公孙富贵羞。 |
| 诗句雄豪易取名,尔来闲澹独萧卿。 苏州死后风流艳,几许工夫学得成。 |
| 贰卿辞郡日,刺史乞身年。 往事甑已堕,归来璧顾全。 坐令颓俗振,未觉古人贤。 白鹭思高举,琵琶有直弦。 |
|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 |
|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
| 忽忆沧洲去,何心汉节持。 上书期得请,勇退复奚疑。 用舍非吾事,荣枯自彼时。 疾风劲草见,松柏岁寒知。 |
| 粗识诗中趣,翻怜笔下难。 中流疑失檝,无举虑摧翰。 起我七十病,蕲公九转丹。 韩家非所敢,曾未到郊寒。 |
| 张子虽习旧识,近来乃读新篇。 寄谢青原白鹭,何当共刺江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