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海周游未卜居,好山时一梦衡庐。 苦无事业堪调鼎,薄有生涯可负锄。 玩世阮公方蜡屐,归田陶令亦巾车。 屋头早晚东西住,愁绝东船夜雨余。 |
| 张衡未老赋归田,地烧菑理术阡。 世路风波甘息足,贫家衣食愿逢年。 窗临茂树清阴直,门对斜川小径偏。 爱逐西邻沮溺饮,巾车乘醉稳如船。 |
|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 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 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 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
| 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 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 空媿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 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 |
| 便合诛茅隐旧陂,乱来吾里独熙熙。 年丰禾黍侵山上,地僻极松傍涧欹。 涉世有求俱瓮算,归田得计莫狐疑。 竹林杖屦从兹始,二阮风流傥可追。 |
| 公府政多暇,思与仁智全。 为山想岩穴,引水听潺湲。 轩冕迹自逸,尘俗无由牵。 苍生方瞩望,讵得赋归田。 |
|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 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钩连。 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 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 归来已秋节,登览恍依然。 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 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 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缠绵。 人事正浩荡,徙劳赋归田。 |
| 行行西复西,稍喜市声静。 征夫指前路,望望梅花岭。 淡烟鸡犬村,落日牛羊径。 忽见荷锄人,唤起归田兴。 |
| 懒将功业勒燕然,闭户深居二十年。 嗟尚强颜纡郡绂,老来犹未得归田。 |
|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
| 乡黨共推贤,干名二十年。 早怀荆岫璞,迟下祖生鞭。 敢谏书无报,徒行履欲穿。 圣朝公道在,搔首赋归田。 |
|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 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 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
|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
| 畴昔辞桂林,自谓已出岭。 蜕蝉蛮烟中,恍若醉梦醒。 今来峡山路,步步蹑云顶。 仍闻蚯蚓瘴,顾与峤南等。 平生行路难,惊浪兀漂梗。 迷涂兹益远,鸟道非人境。 老矣法当佚,怀哉迹可屏。 拜手天东南,亟上归田请。 |
|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
| 此邑吾邻境,尝闻叹恨深。 有田尽增税,无楮可为衾。 原布中和政,毋怀忿疾心。 归田当有日,好听宓生琴。 |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
|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
| 知君标格眼前稀,暂别令人入梦思。 铗有可弹何必叹,书如肯借本非痴。 且看平子归田赋,更和渊明述酒诗。 我劝山中多种漆,收功莫恨十年迟。 |
| 蔼蔼荆州几万家,竟持壶酒望高牙。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顶出渔查。 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