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甲子会逢三朔旦,岁星行看两周天。 消兵渐觉腰无犊,种德方知福有田。 彤管何人书後会,椒花椿颂一时编。 |
...来东山,了不惮修阻。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 索诗赞行色,我敢靳不与。 道人已得道,逢魔犹龃龉。 古气生面目,清流见幽屿。 冷冷微妙音,松风鸡寒雨。 九旬谈妙用,况乃超佛祖。 东归花木繁,啾唧鸟雀聚。 道人具眼目,要当反聋瞽。 万事付一笑,本饭饱亭午。 聊经答道人,瓶巾过水浒。 |
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娟娟兮好修,行隐隐兮不渝。 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 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山中兮无人,其与谁兮晤倾。 悲复乐兮乐复悲,怅来者兮不可期。 悲莫悲兮有所思,乐莫乐兮心相知。 赠子兮杂佩,朝能来兮夕能会。 暮雨兮生愁。 心缭{左忄右戾}兮何能唧。 讯苍苍兮如何,天不语兮云嵯嵯。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 |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 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 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 撞钟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余力。 萦纡石磴造山顶,上有玉人方燕寂。 北轩三伏飞冰雪,一日掠尽淮山色。 东游尘土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 青鞋布袜旧家风,此身... |
...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籋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 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 茂陵秋风客,望祀犹蚁蜂。<... |
...街九轨,看千貂避路,庭院五侯深锁。 好一部、太平六典,一一周公手做。 赤舃绣裳,消得道、斑斓衣好。 尽庞眉鹤发,天上千秋难老。 甲子平头才一过,未说汾阳考。 看金盘,露滴瑶池,龙尾放班回早。 |
阳明太元之天兮,乃群仙之所游。 有金堂与玉室兮,挹方丈与瀛洲。 伯经得道泉兮,乘云气於木杪。 仙公韬光丹井兮,发函书於船头。 骑青骡以入市兮,蓟子训之卖药。 切鲻鱼以作脍兮,介元则之垂钩。 弘景寄迹钓槎兮,隐吏栖於梅市。 广信驾龙白日兮,羽人萃於丹丘。 撷芝草以为侣兮,左元放之金液。 餐桂屑而钦水兮,范少伯之扁舟。 炼日精以... |
...,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
...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 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 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 |
衔杯乐圣便称贤,无酒犹堪卧瓮间。 使者在门催仆仆,麯车入梦正班班。 不烦白水真人力,来自青城道士山。 千载王弘同并美,未应杞菊赋寒悭。 日饮知非贫士宜,要逃语阱税心鞿。 所须唯酒非虚酒,以醉为乡可径归。 鹦鹉鸬鹚俱得道,螟蛉蜾蠃共忘机。 狂言戏作麻姑送,无奈阍人与我违。 |
...六字难赓变风。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従潘盎,(南海谓狂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草书犹似杨风。 (杨凝式也。 )石渠何须反顾,水驿幸足相容。 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 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双阙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
...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遯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鷳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群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 |
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 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 泥丸至丹田,盖著半生力。 若为鬓与须,白者日加益。 陆展余染方,岂固未全得。 老聃生世初,鬅鬙头已白。 公白才十年,视祟迟半百。 纸帐挂斋中,竹奴欹枕侧。 染亦无所施,元方不须觅。 或疑白之根,勃窣蟠胸臆。 太白缘搜诗,... |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 |
萱堂眉寿正增川,手种蟠桃莫计年。 得道身陪金母宴,应缘居近宝陀仙。 煌煌八座欢承膝,济济诸孙戏叠肩。 家庆新图争快睹,愿将摹本寄邮传。 |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 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贺使学道,今年八十,益壮盛。 人无复见贺者,而仝数见之。 元祐... |
...这稍营葺,洒扫共费十日馀。 竹窗挂处青山入,水色坐照发与肤。 焚香下帘百念静,虽未得道道不殊。 假道为名亦道者,窃复慕道名岂虚。 风流闲暇两轓朱,笔含墨光能卷舒。 醺酣为我小飞动,到纸先有神鬼扶。 我身漂零秋叶孤,短景日就桑榆枯。 愿凭大刻消百疠,呼吸瘴雾同醍醐。 |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 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一气自随。 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 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淤泥生连花,粪壤出菌芝。 赖此善知识,使我枯生荑。 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