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壁羲文卦,曾因学易居。 今来三十载,只须一空庐。 境寂含群动,窗明纳太虚。 无人悟玄理,梅竹翠扶疏。 |
|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 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
| 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 楼烦大士麾斋尾,十七高贤争扣几。 |
| 悟无不无,得无不得,九年面壁空劳力。 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踪迹。 为甚麽如此,九九八十一。 |
| 水向东南聚,气钟子午间。 大洋一沸鼎,众溜各循环。 高岸忽为谷,痴雷惊破山。 三年浮海客,见此悟生还。 |
| 踏遍丛林后,归来隐石崖。 任梅斜到牖,听竹长侵街。 挂壁尘堆笠,穿山云惹鞋。 真机须要悟,余事是持斋。 |
| 谁能传耆旧,善誉在乡关。 教子籯金外,和家棣萼閒。 死心多佛悟,生世半时閒。 逝矣夫何憾,逍遥玉女山。 |
| 思量有个悟因由,万叠云山障路头。 更话煎茶并扫地,泥中洗土转添愁。 |
| 西周固羸国,东辙几孱王。 信有亲亲弱,科无善善亡。 精详隋五教,韧略汉三章。 始悟清谈相,嘉言味最长。 |
|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 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
|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
| 蚤悟传心学,精微造本原。 读书残万卷,落笔动千言。 孤邑验英略,流民感至恩。 颜亡虽可痛,自有不亡存。 |
| 宅枕烟波胜,人钟风露清。 蟾官孤壮志,蜕室悟浮生。 月下扁舟去,花边短策横。 锦囊遗藁在,端可振家声。 |
| 秋气饱林壑,清旷悦所性。 山禽不避人,野猿亦从命。 临流悟世情,过刹知民病。 论交慎勿忘,森森古松劲。 |
| 白下亭东鸣一牛,山林陂巷净高秋。 新营枣棫我檀越,曾悟布毛谁比丘。 |
| 青荧鬼火动,不悟前山雨。 昏径枭鸟鸣,独行毛发聚。 桷叶枯缀林,风动疑有虎。 低迷薄云开,心喜淡月吐。 |
| 僧戒阿谁受,法仪何处迎。 两回经梦境,三叹悟人生。 食已难为强,衣犹不惮更。 得非禅力重,去住目由情。 |
| 迷时从他迷,悟时听他悟。 九牛虽有力,拽之不可住。 日落又黄昏,风吹白杨树。 |
| 众生本不曾迷,夜阑鸡向五更啼。 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雁度长空去。 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 |
| 古来古未灭,人好水还清。 一读高僧疏,尘劳悟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