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人惯喫胡麻饭,来到人间今几年。 白玉楼前空夜月,黄金殿上起春烟。 闲倾一盏中黄酒,闷扫千章内景篇。 昨夜钟离传好语,教吾且作地行仙。 |
| 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 山灵颇怜世味薄,风格略与诗情宜。 菘膰何但退三舍,蕨拳恨不同一时。 自寻堕樵了幽寂,岂料枯卉能神奇。 群仙餐霞吸沆瀣,豪贵蒸乳盛琉璃。 砖炉石鼎煮飞瀑,此妙勿令渠辈知。 |
| 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漂渺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
|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 清浅。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 十载寄吴苑。 惯东篱深把,露黄偷翦。 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 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 深劝。 待明朝、醉巾重岸。 |
| 玉斝浮菖虎,金盘馈鰁鱼。 研丹聊作厌兵符。 何必城头一女、当千夫。 雨过山如洗,风来草似梳。 佳人不惯手谈输。 却道如今重赌、选官图。 |
| 朅从歙浦来湓浦,闻自全州入桂州。 倚俟先生还北棹,定容小子到南楼。 甘留旅琐缘何事,积受恩私愧未酬。 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浮。 |
|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 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 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 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
| 两个鸳鸯波上来。 一ь杨柳掌中回。 已愁共雪因风去,更着繁弦急管催。 含浅笑,劝深杯。 桃花气暖眼边开。 司空常见风流惯,输与山翁醉玉摧。 |
| 好农使者惯经常,归路西风水国凉。 但使人皆歌美稷,故应此即是甘棠。 |
| 寂寞寒枝问栖燕,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烟冷落犁荒垅,篷雨廉纤缆断矶。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 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
| 我友忧时发满梳,殷勤勉我用诗书。 情知分义如何废,可使才能自有余。 气血渐衰多病后,创夷转甚数年初。 梦魂惯识归来趣,长傍山椒撷稻疏。 |
|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 经旬羽懒惯山居,不写城间一字书。 把菊见山新趣倦,泛莲依水旧交疎。 无心是处友麋鹿,有客寄谁烹鲤鱼。 见说近来军食足,不妨诗卷访犁锄。 |
| 忆初来筠阳,风土习未稳。 家人畏山气,一日或数饭。 愁来数去期,三载若天远。 居之既累月,吏事颇云简。 山水惯可观,鸡彘肥堪馔。 却愁解印绂,夺此养疏懒。 觞咏趣滋适,不觉满铨限。 门前迎新官,槌鼓闹田阪。 顾予谢邓侯,宁有邑人挽。 水声与山光,念此违耳眼。 |
| 平生蓑笠惯冲寒,长忆江湖把钓竿。 昨夜北窗闻雪作,梦魂飞到子陵滩。 |
| 个住山人,平生惯贫。 寒枯青嶂骨,闲淡白云身。 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採春。 |
| 黄沙浑浑水满川,奔流争岸虎眼漩。 南来舟子惯风水,万斛长船如等闲。 蒙蒙春雨杨柳湿,漠漠人家鸡犬寒。 道途归人寄消息,客行安稳近长安。 |
| 冰条木叶。 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
| 一夜狂风雨。 花英坠、碎红无数。 垂杨漫结黄金缕。 尽春残、萦不佳。 蝶稀蜂散知何处。 [歹带]尊酒、转添愁绪。 多情不惯相思苦。 休惆怅、好归去。 |
| 花前愿步溅狂澜,花外扶疏竹数竿。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