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炲。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
| 瘦骨难胜遇节衣,日高催起趁晨炊。 病怜榔栗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 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 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 |
|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
| 飘然乘兴游,殽酒笑俗具。 僧居致野饭,草草亦有趣。 山僧惯迎客,煮茗新泉注。 岩花得春迟,晚秀见红素。 萧萧野市井,人物自来去。 溪光送孤舟,石色照素树。 题名扫高壁,岁月记所遇。 书罢迹已陈,出门犹反顾。 |
| 香在溪头古晋林,潇潇风雨惯曾禁。 休寻白玉堂前梦,自有此君知此心。 |
| 十载相从话岁寒,刀山剑树惯跻攀。 风云会合机轮转,行看知音笑展颜。 |
| 舟子喧呼解缆忙,驼裘答飒冷禁霜。 行分槁项新岐路,心属毛锥旧战场。 谈笑惯陪北海酒,馥膏拟炷后山香。 诗筒傥肯生毛羽,飞到幽人梦蝶床。 |
| 乾鹊飞鸣绕路隅,长须迎望果持书。 鸡豚本自无烦饷,七日山行惯食蔬。 |
| 我生场屋惯周旋,得失从知岂偶然。 天理先须尽人事,时文端有本尘编。 日烘瓮牖朝先起,雪压茅斋夜不眠。 万里夷涂从此去,著鞭宁怕祖生先。 |
| 十载三边惯辙环,来得书得报平安。 谓宜图画凌烟上,犹自翱游陇蜀间。 画策功多宁论赏,封侯事在且加餐。 传闻玉帐先禽辟,定有新铭刻剑关。 |
| 梅观初花,蕙庭残叶。 当时惯听山阴雪。 东风吹梦到清都,今年雪花此年前别。 重酿宫醪,双钩官帖。 伴翁一笑成三绝。 夜深何用对青藜,窗前一片蓬莱月。 |
| 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 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 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 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
|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 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
| 篙撑舴艋閒来往,手把丝纶自卷舒。 妻子已谙风露惯,篷窗便可当茅庐。 |
| 欲雪寻梅树,余霜殢菊枝。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 |
|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 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 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 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 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 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等客来。 |
|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
|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 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 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 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
|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华如许。 江湖夜雨。 传书问、雁多幽阻。 清溪上,惯来往扁舟、轻如羽。 到兴懒归来,玉冷耕云圃。 按琼箫,赋金缕。 回首词场,动地声名,春雷初启户。 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坞。 待共结、良朋侣。 载清尊、随花追野步。 要未若城南,分取溪隈住。 昼长看柳舞。 |
| 新营一榻养天和,独喜身闲鬓未皤。 药性不谙缘病少,花名惯识为吟多。 移书晒日防留蠹,写帖临池拟换鹅。 不到玉峰今两载,故人情味近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