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
| 玉带龙衣貌宛然,朱门碧殿暮湖边。 行人下马看碑字,高柳藏鸦拂庙壖。 禾黍故都州十四,波涛残岸弩三千。 伤心一片厓山地,月色潮声更可怜。 |
|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 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 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 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
|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
| 因省先茔到故都,不妨閒步问耕天。 水云苍莽遥连洞,田野低窪稍近湖。 秋熟几家收橘柚,日生众口藉菰蒲。 今朝偶得西华稻,僧饭年年出玉腴。 |
| 鸣驺穷巷忽相过,其奈将迎窘步何。 每望故都身不羽,欲赓机关报句砚。 篮舆端复为公出,泥饮叭应说尹多。 却是旁观工指点,若为公锦杂渔蓑。 |
| 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 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 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 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 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 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
| 似闻虏帐启行初,尽拥青毡入故都。 便好乘机收赤县,长缨更缚北单于。 |
|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
|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
|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
| 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 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婆裟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 岂惟豪两川,自足夸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 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
| 事有离会。 心未江湖。 昔分湘济。 今别荆吴。 安得理翰。 同飞故都。 情劳伊尔。 念切纷吾。 |
| 禾黍离离满故都,君诗读罢泪倾珠。 立朝食禄千官富,为国忘躯一事无。 兵革已将临北阙,笙歌犹自醉西湖。 黄冠氅服今谁识,前宋遗贤有此儒。 |
| 天地收霸气,丘原余閟宫。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当时大耳儿,甚似隆准公。 夫岂忘故都,崎岖巴蜀中。 划然成三分,正尔阨两雄。 武侯抱遗恨,秦陇竟莫通。 独怜晋昌明,千载时始逢。 坐看五胡乱,萧条河洛空。 |
| 野雉江鸥满故都,秋风禾黍撚吟须。 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 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 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
| 万古风烟满故都,清才搜括妙无馀。 可中寄与芸香客,便是江南地里书。 |
| 晓寒飒飒侵驼褐,山色盈盈入酒杯。 人物风流随逝水,故都文宪没苍苔。 黄鹂杜宇忽忙过,卢橘杨梅次第来。 气运总随时节变,人逢寒食自须哀。 |
| 剑影悠悠出故都,酒边临别重踌躇。 吴江霜早愁闻雁,楚泽天宽老钓鱼。 瑶草春风香未歇,美人秋水意何如。 西湖莫忘间鸥鹭,强健不妨频寄书。 |
| 春风小试被庐蒐。 抵掌功名一战收。 万里关河走孤兔,五更笳鼓肃貔貅。 星驰列骑看腾跃,云合嘉宾乐献酬。 机会不来人易老,故都惆怅麦油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