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不可再,白发两三茎。 得句非诗史,为文学雅成。 愁多凭酒散,老至逐人行。 开卷无相似,长吁负此生。 |
| 文学崔斯立,才名郑广文。 传闻定省暇,不废簿书勤。 流落谁如我,交亲更念君。 水西佳绝处,诗就想超群。 |
| 高桐凌紫霞,修篁拂碧云。 吾常居其间,自号桐竹君。 不解倣俗利,所希脱世纷。 会交但文学,启谈皆典坟。 |
| 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 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 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 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 |
|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 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
| 此客非常客,搜诗病入神。 锦囊称具眼,文学老於身。 机息知名误,家因守道贫。 仍闻猿与鹤,与尔转相关。 |
| 几年野水倚扁舟,风雪尘埃暗绮裘。 齐鲁青山恒北望,江湖白鸟共东流。 杜陵骑马寻征路,李白题诗遍酒楼。 文学卑官何足说,直须揽辔觅封侯。 |
| 丰城宝剑忽飞去,玉匣灵踪自此无。 天外已空丹凤穴,世间还得二龙驹。 百年飘忽古无奈,万事凋零今已殊。 惆怅西州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
|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
| 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 本朝合选经博士,万里那投郡文学。 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 雪山峨峨大江满,柁楼过之清又清。 |
| 道义正己,文学擅科。 为宰武城,联以弦歌。 割鸡之试,牛刀谓何。 前言戏尔,博约则多。 |
|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
| 江右龙飞后,临安日晕时。 煌煌周礼乐,肃肃汉威仪。 鱼水君臣会,耕桑父子嬉。 谁欤老文学,重述中兴碑。 |
| 自从大道裂,教法日益殊。 文学与政事,往往成两途。 簿书吏应俗,佔毕儒诚迂。 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 |
| 贫女信难昏,俗子每易忘。 文学公世师,一见遽倒囊。 原公出调燮,容我濯沧浪。 台躔五云处,浩歌长相望。 |
| 材名汉廷选,文学孔门科。 不仿治安策,宜赓喜起歌。 三麾老龚遂,一榻病维摩。 此事悬于命,吁嗟可奈何。 |
| 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
|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 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 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 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
| 解梁贤守古难同,张盖垂鞭自士风。 馆职久衔疏旧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印厅孤坐琴尊外,铃阁清谈易老中。 闻演丝纶徵诏近,相如文学动天聪。 |
| 玉食婵娟非寿资,清怀犹胜几男儿。 壶觞竹寺寻秋月,灯火荷斋听雨时。 补衲有衣曾礼佛,吞舟无诀莫凭医。 平生潇洒王文学,地下相逢且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