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妇丝出盎,田夫麦入仓。 斯人薄福德,二事未易当。 忽作连日雨,坐使秋田荒。 出门陷涂潦,入室崩垣墙。 覆压先老稚,漂沦及牛羊。 余粮讵能久,岁晚忧糟糠。 天灾非妄行,人事密有偿。 嗟哉竟未悟,自谓予不戕。 造祸未有害,无辜辄先伤。 箪瓢吾何忧,作诗热中肠。 |
|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 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
|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 |
| 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 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 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 |
| 父子具曰圣,相谓为仲尼。 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 僻说竺老滓,苛政斯鞅靡。 神天有弗察,大柄斯人尸。 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 紫宫坐张楚,赤县生刘齐。 镠帅岂办,阜实召之。 至今二百年。 遗祸殃蒸黎。 |
| 潘江陆海一笑唾,暂借禅衣隐此身。 坡谷两翁合为一,座间始可着斯人。 |
| 蔬食可堪贫,勤哉养亲。 蓬莱知不远,应是著斯人。 |
| 曼倩滑稽雄,阊阖能叫啸。 一言绐侏儒,金门始待诏。 怀肉虽不恭,九重翻一笑。 倡优恣诙谐,谏苑中机要。 庭议斩董君,宣室不得召。 玩世依朝隐,赡词亦微妙。 高咏卫简篇,斯人可同调。 |
| 制阃诗书帅,公朝侍从臣。 身能全进退,人可得疏亲。 曳履声犹在,持衡迹遂陈。 从今几百载,更复见斯人。 |
| 当代求遗逸,斯人尚典刑。 云愁富春渚,月掩少微星。 易箦无多语,空籯但一经。 遗休宜有后,兰玉满阶庭。 |
| 昔者曾中书,门户实难瞰。 笔劫如长淮,初源可觞滥。 经营终入海,欲语焉能暂。 斯人今则亡,悲歌风惨澹。 |
| 风雪太清白,雇怀似斯人。 超然万松表,一洗肝胆新。 |
| 扣舷细读渊明句,出听还疑是水神。 江上只逢名利客,人间无复有斯人。 |
| 禽殚繁弱弃,免尽韩卢烹。 英雄起乘时,时徂力难争。 精魂闭尽穴,壮骨扬飞尘。 凄凉千载下,闻风凛如生。 嬴秦失其鹿,图王各峥嵘。 斯人顾眄间,汉楚分重轻。 臣虽替末路,君亦寒初盟。 岂不念畴昔,百战同艰辛。 谁云汉网疏,豪俊屡拂索。 高蹈欣系解,括囊闻饮醇。 |
| 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新霞吐石棱。 终居将尔叟,一一共余登。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 饭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杞榰酒瓮,鹤虱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
| 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 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 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 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 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 一见春秋末,渺焉不可求。 |
|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 |
| 返真难合道,怀旧仍无吊。 浮俗渐浇淳,斯人谁继妙。 声容在心耳,宁觉阻言笑。 玄堂闭几春,拱木齐云峤。 鹤传居士舞,猿得苏门啸。 酹酒片阳微,空山想埋照。 |
|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
|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