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吾幼子。 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 千里送远垂。 |
| 问金城方略,数十年来,谁堪称许。 万福威名,草木识淮浦。 西顾天长,中流地重,著此巨鳌柱。 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 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 江汉滔滔,建大将旗鼓。 孤矢开祥,节旄迎渥,勋业纪盟府。 好对芳天,莺花未老,金樽频举。 |
| 只合笑谈油幕,亦烦亲拥琱戈。 小试异时颇收,要观方略如何。 |
| 天禀银河一派清,蔼然中外播休声。 金城方略今充国,斜谷规模旧孔明。 屈久辔丝勤使指,再须班笋著宗英。 九重侧席亲贤切,有诏西南起老成。 |
| 十里当勍敌,临机事寖危。 萆山兵已遣,背水阵尤奇。 前泽书诚有,行权我独知。 正须投死地,何用恤群疑。 拔帜终如约,传餐亦应期。 孙吴非纸上,方略要从宜。 |
| 苻秦亲自到淮淝,真有回山倒海威。 只遣八千精锐去,能令百万败亡归。 虽从太傅求方略,要是将军识事机。 庙食如今知几岁,英风隐隐动窗扉。 |
| 夜来南极十分明。 申月应生申。 小范龙图老子,大苏玉局仙人。 擎天健手,家传方略,功在峨岷。 看取芝封夜下,归来尽展经纶。 |
| 中丞秉钺赋东征,鸭绿秋潮饮马行。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 |
|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
| 一自官军报捷频,番人无数愿归明。 渠魁未必能方略,所恃多多以力争。 |
| 吾侄千里驹,一喷绿沙外。 韬钤本书史,方略挟经纬。 小出附众策,坐使勍敌溃。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
| 六代旧都遗在,词人怀古去登陆临。 长干塔上青山远,玄武湖边碧草深。 肯把簿书庶望眼,但图方略副焦心。 平江大海虽吾愿,台阁须材必访寻。 |
|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 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 宛陵将士天下雄,一下定却长稍弓。 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 盘旋风,撇飞鸟。 惊猿绕,树枝褭。 头上打鼓不闻时,手蹉脚跌蜘蛛丝。 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 若不随仙作仙女,即应嫁贼生贼儿。 中丞方略通变化,外户不扃从女嫁。 |
| 是平分春色,梦草池塘,暖风帘幕。 昨夜三台,灿天边芝角。 自是君家,庆流泽远,降生申崧岳。 厚德温良,高才粹雅,渊源学博。 何事丹墀,尚淹阔步,未许中原,少勤方略。 且对笙歌,醉黄金错落。 蕊洞珠宫,媚人桃李,趁青春绰约。 绿意红情,成阴结子,五云楼阁。 |
|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我公调兵食,惨淡旌旗开。 前驱初出塞,黠虏惊且猜。 平生职方略,声彻单于台。 况兹仗忠义,山岳可使摧。 乃知折冲具,庙胜先抡才。 吁嗟秦汉时,无策良可哀。 ¤ |
| 忆昔事临洮,夫子主谋议。 密图虏山川,手疏贤王系。 置传授方略,明镫上封事。 单于愿守边,阏氏私自媚。 王庭去幕南,塞下消烽燧。 孤心谅不渝,翻覆生睚眦。 ¤ |
|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 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 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 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 |
| 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略。 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 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 更不须、勋业镜中看,今非昨。 眠矮榻,登高阁。 携短杖,?长杓。 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 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俗非真乐。 算从前、有铁铸难成,求人错。 |
| 西域防胡日,南宫动使星。 旧分双赤管,新佩一青萍。 陇月传兵候,关云结阵形。 千金收虎士,万马蹴龙庭。 方略随封事,文章待勒铭。 应嗤班定远,头白滞边亭。 ¤ |
| 平生踪迹半江湖,岁晚淮乡识旧都。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 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于人岂不殊。 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