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金城方略,数十年来,谁堪称许。 万福威名,草木识淮浦。 西顾天长,中流地重,著此巨鳌柱。 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 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 江汉滔滔,建大将旗鼓。 孤矢开祥,节旄迎渥,勋业纪盟府。 好对芳天,莺花未老,金樽频举。 |
| 只合笑谈油幕,亦烦亲拥琱戈。 小试异时颇收,要观方略如何。 |
| 天禀银河一派清,蔼然中外播休声。 金城方略今充国,斜谷规模旧孔明。 屈久辔丝勤使指,再须班笋著宗英。 九重侧席亲贤切,有诏西南起老成。 |
| 十里当勍敌,临机事寖危。 萆山兵已遣,背水阵尤奇。 前泽书诚有,行权我独知。 正须投死地,何用恤群疑。 拔帜终如约,传餐亦应期。 孙吴非纸上,方略要从宜。 |
| 苻秦亲自到淮淝,真有回山倒海威。 只遣八千精锐去,能令百万败亡归。 虽从太傅求方略,要是将军识事机。 庙食如今知几岁,英风隐隐动窗扉。 |
| 夜来南极十分明。 申月应生申。 小范龙图老子,大苏玉局仙人。 擎天健手,家传方略,功在峨岷。 看取芝封夜下,归来尽展经纶。 |
|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
| 一自官军报捷频,番人无数愿归明。 渠魁未必能方略,所恃多多以力争。 |
| 吾侄千里驹,一喷绿沙外。 韬钤本书史,方略挟经纬。 小出附众策,坐使勍敌溃。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
| 六代旧都遗在,词人怀古去登陆临。 长干塔上青山远,玄武湖边碧草深。 肯把簿书庶望眼,但图方略副焦心。 平江大海虽吾愿,台阁须材必访寻。 |
| 是平分春色,梦草池塘,暖风帘幕。 昨夜三台,灿天边芝角。 自是君家,庆流泽远,降生申崧岳。 厚德温良,高才粹雅,渊源学博。 何事丹墀,尚淹阔步,未许中原,少勤方略。 且对笙歌,醉黄金错落。 蕊洞珠宫,媚人桃李,趁青春绰约。 绿意红情,成阴结子,五云楼阁。 |
|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 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 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 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 |
| 平生踪迹半江湖,岁晚淮乡识旧都。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 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于人岂不殊。 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 |
|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 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鑴刻。 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 黄垄雕罽裘,逆旅同偪仄。 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 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
| 轩冕傥来,功名杯水,行藏倚楼。 把方略评梅,工夫课柳,精神伴鹤,谈笑盟鸥。 草檄寻樵,移文问钓,任江上东南风未休。 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从伊万户封留。 算得似团栾歌笑不。 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著,缓带轻裘。 雪意何如,新醪熟未,乐事良辰聊献酬。 从今去,更八千椿算,才一春秋。 |
| 有客念行役,劲气凛於秋。 男儿未老,衔命如虏亦风流。 决定平戎方略,恢复旧燕封壤,安用割鸿沟。 莫献肃霜马,好衣白狐裘。 我何人,怀壮节,但凝愁。 平生未逢知己,哙伍实堪羞。 金马文章何在,玉鼎勋庸何有,一笑等云浮。 拼断好风月,羯鼓打梁州。 |
| 鲸浪中间一岛居,往时千虑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 小丑当从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 |
| ...咸逐逐,龙卧独冥冥。 從众非无术,欺孤乃不经。 惟思恢正道,直起复炎灵。 管乐韬方略,关徐骇观听。 一言俄遻至,三顾已忘形。 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廷。 出师功自著治国志谁铭。 历劫兵如水,临秦策若瓴。 举声将溃虏,横势欲逾泾。 仲达耻巾帼,辛毗严壁扃。 可烦亲细务,遽见堕长星。 战地悲陵谷,来贤赏德刑。 意中流水远,愁外旧... |
| 前朝列圣规模大,雨露涵濡山海外。 椎卉之民半冠带,恬不复它余百载。 前守诸公方略偏,藩篱漫浪耳目前。 版图之地半腥膻,恬不复谁余百年。 白囊新报潢池弄,诏公借我海南重。 金鼓戒严曾未动,汶阳田已归禹贡。 功成不居颂者谁,乐石虽坚有泐时。 亘千余里儿童知,牢不可解去后思。 归欤更了中原事,抵掌挈还河朔地。 竹书不尽帛相继,回头... |
| 曾到临潢已十龄,今朝复忝建旜行。 正当胡虏百年运,又过秦王万里城。 尽日据鞍消髀肉,通宵闻柝厌风声。 自非充国图方略,但致金缯慰远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