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意功名四十年,柳花空满鬓丝边。 男儿无补朝廷事,有愧饥餐困即眠。 |
| 从教日日把巫焚,无补河流一尺浑。 甘霔要从方寸出,土龙芻狗不须论。 |
|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
| 风雨连朝作伴牢,只堪痛饮读离骚。 谁知老境侵腰脚,早是多情惜鬓毛。 杖屦出门还有碍,簿书堆案敢辞劳。 年来俯仰终无补,尚欠归田一著高。 |
| 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 晚村林隐寺,春磵石鸣滩。 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 羽书虽较少,备御莫教宽。 |
| 北山猿鹤久为邻,闲里生涯梦里人。 旅思经时偏感旧,物华今日又从新。 棹歌堤上水烟晚,笛奏江南梅柳春。 五道寂寥先辈尽,自惭无补面生尘。 |
| 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 晚村林隐寺,春润石鸣滩。 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 羽书虽较少,备御莫教宽。 |
| 蛇豕腥膻经几年,故都宫阙尚巍然。 八陵苍莽知何地,九庙英灵如在天。 重整六军严宿卫,旋兴百堵慰氓编。 微臣董役惭无补,拟绘新图献榻前。 |
|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
| 袅袅明河带苑墙,萧萧乱叶下微霜。 风回寒柝沉遥堞,天近疏钟出未央。 共过汉庭方贵少,可知颜驷尚为郎。 一官无补思田里,岁晏南中橘柚黄。 |
| 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 |
| 锦箨初开玉色鲜,烹苞葅脯尽称贤。 绝能加饭非无补,浪说冰脾苦不便。 一日偶无慵下箸,四时都有不论钱。 寒儒气味都休问,准拟凌风作瘦仙。 |
| 尺寸虽无补县官,此心炯炯实如丹。 羯胡未灭敢爱死? 尊酒在前终鲜欢。 亚父抱忠撞玉斗,虞人守节待皮冠。 纵言老病摧颓甚,壮气犹凭後代看。 |
| 归矣黄夫子,清愁叶叶风。 深知疑我独,无补与人同。 天地年年老,江河日日东。 相思有新语,并寄鲤鱼中。 |
| 宰县殊无补,初心复负书。 极知通一艺,苦恨乏三徐。 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 已拚双鬓白,未必古人如。 |
| 一经逢圣世,衔诏下神州。 才陋惭无补,官卑得自由。 刑威存抚字,赋役敢诛求。 何日乘公暇,溪山策骑游。 |
| 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鸡飞。 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 |
| 书生一何愚,出与世纷敌。 眇哉朱两轓,强名二千石。 於世竟无补,苒苒老已逼。 归寻紫阳人,独速钓寒碧。 |
| 城楼月色见觚棱,城下官河夜欲冰。 返照疏林皆野烧,残星别浦是船灯。 腐儒食禄曾无补,倦客思家已不胜。 春雨五湖烟水阔,荷蓑归去下鱼罾。 |
| 过人尤乐但随时,往事独须入梦思。 实行难磨姑致力,空言无补莫耽诗。 水终易起洋风浪,松暂微低偃雪枝。 李住道傍遭众弃,兰生谷底有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