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 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余。 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
| 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 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炼久方圆。 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
| 笑指南山跃马归,明知举似弃才诗。 亭前千古标芳姓,未可穷通论一时。 |
| 雪色衫衣绝点尘,明知富贵是浮云。 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污闻。 北阙会抛红陂騀,东林社忆白氛氲。 清吟有兴频相示,欲得多惭蠹蚀文。 |
|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 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
|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
|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
| 竽瑟明知缪所操,才疏人不与时遭。 扶犁轻失田家计,敛版来趋吏部曹。 邂逅或名嫌预借,驰驱州县敢辞劳。 忧时空有峥嵘愤,九钥天关守护牢。 |
| 临镜忽自哂,公然白纷如。 稚女眼最明,为我剪白须。 髟髟如素丝,不堪纫破襦。 参差茁秋草,蔓衍不可除。 明知我已老,既白难再乌。 无肉令人癯,眼昏妨读书。 颜驷烛之武,吾非斯人徒。 |
|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
|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
| 六年两度拜宸旒,换得青衫白上头。 飞鹊祗因无树绕,穷猿何暇择林投。 明知著脚当来误,几欲抽身不自由。 安得有钱了官债,便无三径也归休。 |
| 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 谢公蜡屐经行处,闻有留题在翠微。 |
| 我观紫燕泥巢垒。 便下卵、朝朝抱子。 雏儿喂大辞窠起。 背父母、分飞去离。 为人养小还如尔。 明知得、攀缘越炽。 争如修取长生理。 乐清闲 |
| 宗说般般尽强为,流传耳口便支离。 种田博饭家常事,不是饱参人不知。 参饱明知无所求,子房终不贵封侯。 忘机归去同鱼鸟,濯足沧浪烟水秋。 |
| 一声阿鹊。 人在云西角。 信有黄昏风雨,孤灯酒、不禁酌。 错错。 谁误著。 明知明做却。 颇寄香笺归去,教看了、细揉嚼。 |
| 胡尘突过剑门关,西顾于今尚未宽。 早晚相如通僰道,苍皇子美问长安。 拮据自笑营巢拙,枘凿明知合辙难。 纵有望乡楼百尺,淡烟衰草莫凭栏。 |
| 刺促何刺促,东家迎鸾西家哭。 哭声休使东家闻,东家新妇嫁郎君。 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树,君心一失无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归,饮泪行寻出门路。 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 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 |
| 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 适当浓华时,明知不须雨,浴蚕待桑钱,特禾候阳土。 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 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
| 数载田苗长亢旱。 今春雨雪何滋漫。 嘉兆分明知过半。 将来看。 掀天大熟歌讴满。 二月花开成片段。 千株柳发排堤岸。 又待教人装好汉。 相呼唤。 提壶挈*争跳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