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鹃啼断洛阳桥,心与萍流絮与飘。 风雨故都同死梦,山林晚景十年饶。 相逢得醉有今日,万事忘言付落潮。 见说隐居归我里,尚堪鸡黍狎招邀。 |
| 白帝城高暮柝传,幽窗搔首亦萧然。 江边云湿初横雁,墙下桐疏不庇蝉。 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 诸贤好试平戎策,歛退无人竞著鞭。 |
| 休去采芙蓉。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
| 一涧萦纡与洞深,长年金石孔堂音。 此身无计巢云壑,归去蓬窗只此心。 |
|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阑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
| 韩将军出金钥班,调官挈家来西山。 嗟哉厉鬼不汝贷,一妻二女何间关。 失身醉仙漫糊口,不知命落醉仙手。 娇少年才十二三,敲金便着红尘走。 忆昔干戈多乱离,草间公卿儿女啼。 但愿吾皇有道守四夷,未消琐琐且为将军悲。 |
|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
| 东城移疾久离居,安得疑蛇意尽袪。 诸老何为谗贾谊,君王犹未识相知。 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 谁谓文章金马客,翻同憔悴楚三闾。 |
| 树引江流得自滋,不虞波浪齿根基。 原言捧土加培植,长荫行人暍暑时。 |
|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
| 空山风雨夕,微雨凄房栊。 徂年兆摇落,感叹白头翁。 谪居困炊玉,无田愿年丰。 欲持一杯酒,旁舍庆老农。 烈日辞纨扇,高林坠晚风。 青灯夜斋静,不睡独闻蛩。 |
| ?此诗卷二十五已收,题“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追忆郭功父观余旧画雪鹊,复作二韵寄之,时在惠州?此诗为郭功父作。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
| 舜琴曰朕有,语舜郁陶乎。 孝悌怨则否。 傲狠愧岂无。 我尝抚卷叹,叹此孟氏书。 此书有深意,仁义世久虚。 公今乃有感。 其不在兹欤。 鱼跃与鹤舞,物情曾未殊。 无情则无应,何必问鸟鱼。 |
| 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开,忽已暗烟雾。 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 跳波乱沸白,行旅皆断渡。 况复悲远行,扶疾在道路。 严程不可缓,端为斗米误。 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 |
|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
| 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 椒柏同欢贺,萍蓬可叹嗟。 孤云在何处,明岁却谁家。 料想亲帏喜,中堂自点茶。 |
| 日暮蛛丝动,月暗萤火明。 方兹步庭户,浩然怀友生。 友生将东归,泛若赴海鲸。 已从龙门出,不慕朱鳖轻。 朱鳖过吴洲,飞飞就东瀛。 沉浮未可问,名有万里程。 须忧小水鲂,劳劳将尾赬。 |
| 连年踪迹滞江乡,长忆吾庐万海棠。 想得春来增艳丽,无因归去赏芬芳。 偶然担上逢人卖,犹记樽前为尔狂。 何日故园修旧约,剩烧银烛照红妆。 |
|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
| 卖药不二价,买书甘一贫。 谁於无妄世,完此不赀身。 酒熟狂连月,花香走四邻。 因思少年事,默默自沾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