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 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 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 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
|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 自有文章为鼓吹,只将廓庙等云山。 百年有酒堪留念,万事无心忘驻颜。 郎署分符旧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间。 |
| 豪气人言苦不除,固应屏迹向江湖。 封侯万里独心在,餬口四方何事无? 薄俗更堪开眼看,老翁宁办折腰趋? 鼠肝虫臂今无择,付与乾坤造化炉。 |
| 七十年来又四年,雨声灯影故依然。 未收浮世风沤梦,尚了前生蠹简缘。 老学辛勤那有补,旧闻零落恐无传。 先师钵袋终当付,叹息谁能共著鞭? |
|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 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 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 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 |
| 东园一日走千巡,又见龙飞第一春。 桃李成阴侬已老,江山依旧岁还新。 穿花蹈影浑无日,隔径闻声不见人。 学省同寮各星散,白云珍重伴闲身。 |
| 舟车如织喜身闲,独访遗碑草棘间。 世远空惊阅陵谷,文浮未可敌江山。 老僧西逝新成塔,旧守东归正掩关。 笑我驱驰竟安往,夕阳飞鸟亦知还。 |
|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 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
|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 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
| 泌水洋洋可乐饥,强寻囊粟止儿啼。 自怜蠹简为儒误,也逐鸣笳到佛祠。 文字不堪供吏役,姓名渐喜少人知。 一廛未办归耕计,坐看槐堂绿荫移。 |
| 一麾南北数移官,三见莺花送雁寒。 双鬓欺人还似雪,寸心忧国本如丹。 雕虫曲艺论文浅,乘障迂儒破敌难。 惟有归耕初志在,故田西接饮牛滩。 |
|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 豪华只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
| 三十年为一世人,孤城梦断洛阳尘。 强颜嬾复看人面,何地真堪著此身。 白骨久埋金谷友,黄花尚醉葛天民。 严光钓濑虽亡恙,除却江山万事新。 |
| 黄纸初开喜可知,追怀平昔却成悲。 生当京国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时。 小草出山初已误,断云含雨欲何施? 儿孙贺罢仍无事,却赴幽人把钓期。 |
| 前年至日在何处,寒事萧萧客许昌。 乞火夜温行客酒,披裘晓冒五更霜。 暮投阳翟荒凉驿,正见人家灯火光。 饥马卧嘶毛瑟缩,羸童晓对色苍茫。 二年旅宦孤村僻,东望归心洛水长。 佳节几逢长索寞,我生何事苦凄凉。 更无宾客青山满,只有风霜老树苍。 昭代宁须厌留滞,冯公白首任为郎。 |
| 重湖远映日无光,两桨行舟类堵墙。 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 虽知行止悬於命,长离忧虞亦可伤。 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 |
| 东皇雅欲破玄冥,腾六终怀可否情。 岂不愿丰招瑞气,又虞加力因饥氓。 柳虽阁絮心犹壮,梅不能妆意自倾。 只恐玉龙禁不得,便输鳞甲赋群英。 |
| 去年今日西归客,曝背茅檐又一冬。 岁月催人虽迅速,简编於我却从容。 知名焉用诗千首,养病聊须酒一钟。 早晚杖藜修水去,故人有约许相从。 |
| 人间八九不如意,独坐萧萧愁绝时。 空有此心谁领会,知余明月是襟期。 婆娑寒影不知老,呼吸清光能疗饥。 今夕不妨休见面,旱苗须雨一深犁。 |
| 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 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 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 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