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 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 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
|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 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 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
|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林抹电如,休计升与沉。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 蒙头难御风,煮尽石鼎葠。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
|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匀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
| 两月缥囚里,一年忧患馀。 疏因随事直,忠故有时愚。 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 近来都勘破,人世只蘧庐。 |
| 春云黯黯未成晴,落尽缃桃见紫荆。 薄宦驰驱双鬓改,流年荏苒寸心惊。 幽花映水浅深色,啼鸟穿林高下声。 几许风光欠行乐,夜寒和雨听残更。 |
| 路傍官河一带长,风帆沙鸟认微茫。 人生行乐知能几,世事多虞只自伤。 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烟斜日晚荒荒。 不堪吟罢东回首,底处青山是故乡。 |
|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左角右咠)(左角右咠),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慙。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
| 山城九月冒朝寒,讲武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乘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冢木秋风急,鹭立渔船夜水干。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
|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
|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 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 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 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
|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 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 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何事同生壬子岁,老於崔丈及刘郎。 |
|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飘香又一年。 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
| 老去光阴似小春,如何比得少年人。 君看桃李秋风后,纵有花开不是真。 |
|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人稀旧识居独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西山不属银绯客,只合高歌咏采薇。 |
|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
|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 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 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 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 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 南游蜀道已低摧,犹据胡床飞百箭。 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 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碛。 |
| 暮年缘一嬾,百事俱弃置。 今遂嬾到书,把卷辄坐睡。 其余嬾则已,感此独歔欷。 念昔少壮时,日夜痛磨砺,誓言死为期,身在敢暴弃? 宁知未死前,殆欲负此志。 颜回称好学,杨雄乃识字。 勉哉慕前修,自画圣所讳。 |
|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 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 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 |
| 十日风斜雨更横,一春能得几新晴。 便须蜡屐穿花去,葛惜障泥傍水行。 酒兴未妨随处发,诗狂賸判隔年程。 醉来乞得西山药,彷佛云间吹凤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