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轩冕傥来物,岂足羁圣贤。 素王万世功,杏坛诲三千。 平世膺戎狄,事功止当年。 六经发蒙蔀,今古日在天。 |
| 杏坛何物是家风,只在当人阿堵中。 谁作新图漏消息,淳溪溪上钓鱼翁。 |
| 三江秋水,五湖春雨。 只在钓船中住。 滔滔波浪与天浮,钓时认得鱼多处。 杏坛有树。 桃源有路。 罢钓有时间去。 虽年八十尚垂纶,不是、 |
| 扁舟溯修阻,行行至徐方。 岸昃衡山转,城孤背水藏。 河广日滔滔,谁云一苇航。 怫郁鱼龙怒,沮洳鹿豕场。 泠风迢递宇,落日参差樯。 杏坛既寥寥,石室亦茫茫。 汉唐事干戈,雄长恃金汤。 挽输饷燕云,控驭带淮扬。 险巇惟一线,络绎周八荒。 危亭尚崔巍,双鹤无翱翔。 此意不可得,吾词慨以慷。 |
| 鸤鸠不遇岂非天,斗谷于菟亦偶全。 中野履霜宁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此身幸是无还有,所学当令后胜前。 肯复杏坛闻木铎,可能蓬岛问风船。 |
| 帝城如海欲寻难,肯舍渔舟到杏坛。 剥啄扣君容膝户,巍峨笑我切云冠。 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 肯把参同较同异,小窗相对为研丹。 |
| 蕉心擢秀占文庭,润沃偏宜雨露声。 已向杏坛新表瑞,莫嫌花谱旧无名。 决科此日先幽谶,记异他年见史评。 况有能诗贤令尹,直将美事付群英。 |
| 杏坛俨雅犹难考,莲社荒唐孰肯知。 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 |
| 风花落春红,岁寒傲霜竹。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 |
| 蔚蔚山间松,泠泠山下泉。 相遇复一时,小别已三年。 松色愈深翠,泉意自潺湲。 惟余不如昔,正忧世事煎。 安得散万虑,卷收归自然。 童颜替癯貌,绿发换圆颠。 因召杏坛叟,去拍洪崖肩。 |
| 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箕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
|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
| 无轻舴艋舟,始自鸱夷子。 双阙挂朝衣,五湖极烟水。 时游杏坛下,乍入湘川里。 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
|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
|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
| ...园吏。 桐之孙兮吏之魂,吏不语兮孙能言。 忘言兮且止,极吾思兮隐几。 春风菲菲兮杏坛花,春服翩翩兮沂水涯。 聊徜徉兮税驾,奚必之兮南华。 |
|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绝。 梦回轩槛非人间,一岸扶疎碎残月。 秋风索索秋意晚,叶外参差明叠巘。 颇似江南短棹归,平沙雁落汀洲远。 苍涛绕窗碧玉寒,中有渔父千古闲。 知君胸次五湖阔,波声髣髴游杏坛。 少林之孙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谩复千亩多,江上由来一苇足。 |
|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 为甚无人领略,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 方且荡然放逸,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礼乐无言莫穿凿。 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 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
| ...百三千,是谁不备足。 父母谁不爱,弟幼谁不育。 事上谁不敬,对宾谁不肃。 步步在杏坛,句句香芬馥。 群峰穿白云,碧流响松谷。 谆谆帝诲我,敢不拱承嘱。 夙兴笔此诗,既复从首读。 |
| 冠带寒星帔剪霞,步虚去宴玉宸家。 醉归欲跨青莺下,术落碧桃无数花。 玉案清香入夜焚,紫烟成盖覆茅君。 数声金声秋坛齐,敲碎遥天一缕云。 尽满琅函秘不开,云窗雾阁锁青苔。 门前白鹿将亡过,定是避秦人引来。 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坛朝罢对花披。 洞中养双千年鹤,长被仙人来借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