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尺丝桐太古音,清风明月是知心。 伯牙去后无消息,会见君家契此深。 |
| 天寒海水惯相知。 空床明月不相宜。 庭中芳桂憔悴叶。 井上疎桐零落枝。 寒灯作花羞夜短。 霜鴈多情恒结伴。 非为陇水望秦川。 直置思君肠自断。 |
|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
| 床上新诗诏草和,栏边清酒落花多。 闲消白日舍人宿,梦觉紫薇山鸟过。 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 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 |
|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
|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 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 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 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
| 玉珠连朵万年松,金鹤飞梢一样桐。 三吉九祥当现座,千银七宝净慈峰。 |
| 老夫时作白头吟,爨下焦桐孰赏音。 敢望荆溪作诗跋,自惭弊帚享千金。 |
| 玉箸凝潮後,丝桐艺业余。 远涂憎早悟,旷度得中疏。 子逝今何遽,吾生孰与居。 岂无文士传,未有茂陵书。 |
|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
| 本是龙门桐,因妍入汉宫。 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 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 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 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
|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 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
| 久向人间触骇机,敛收孤迹早宜归。 亡羊未恨补牢晚,搏虎深知攘臂非。 明月长庚天欲晓,新桐清露暑犹微。 扁舟蓑笠平生事,莫羡黄金带十围。 |
| 老矣归欤东海村,长裾不复上王门。 肉糜岂胜鱼羹饭,纨袴何如犊鼻褌。 是处江山如送客,故园桐竹已生孙。 分无功业书青史,或有诗名身后存。 |
| 短发飕飕彻顶凉,悠哉随处据胡床。 但怜鹊影翻残月,不恨蝉声送夕阳。 门巷阴阴桐叶暗,汀洲漠漠藕花香。 寓形宇内终烦促,安得骑鲸下大荒? |
| 曹子金门等陆沉,壮年裘马四方心。 檄傅白羽从沙井,诗写红巾遍武林。 兵甲胸中无敌国,丝桐世外有知音。 相逢不饮何为者,祗作寒厅拥鼻吟。 |
| 长安市上僦楼居,闲裹身心尽自如。 十日雨声春对酒,一窗镫影夜观书。 茶经未展愁先醒,芭录才看病已除。 所欠短檐晴景好,拆桐花月共扶疏。 |
| 竹影桐阴满旧山,凤凰多载不飞还。 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
| 闭口桐鱼勿复论,数间老屋枕云根。 晓钟三板出山去,分付猕猴为守门。 |
| 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 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 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