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坡翠竹閒梅花,梅竹中閒住几家。 本为牛羊安著脚,近来狼虎肆磨牙。 青山绿水成烹鼎,白纸乌薪等撒沙。 邂逅老农聊慰劳,且随时刻做生涯。 |
| 种成梅竹趣何澹,说到诗书心自閒。 滋味深长在物外,尘埃分付与人閒。 |
| 风号紧紧闭柴门,榾柮炉边了不闻。 窗外月明谁是主,输渠梅竹自平分。 |
| 没晓园林玉万株,最宜梅竹与茅庐。 高人想见诗肩耸,乘兴还能访戴无。 |
| 江湖见说老蓝公,今日相逢在玉隆。 竹样精神梅样骨,况君梅竹在胸中。 |
| 家计松梅竹,日程琴酒碁。 呼猿僧到处,放鹤客来时。 壁上皆苏字,窗门只白诗。 卜邻心已决,未得买山资。 |
| 豸冠风采动簪绅,天子如何不得臣。 去后赤心常体国,从前冷语颇冰人。 好官尽属时贤做,近事看来局面新。 轮辙深依梅竹下,一僮一鹤伴吟身。 |
|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
| 方饮屠苏庆岁元,五开历草又生贤。 沈檀鬭品来樽底,梅竹交光闯水边。 好把绯鱼追旧事,肯同螃蟹话当年。 圣贤德业归方寸,稳取崇名上泼天。 |
| 请益从公久,忘年爱我深。 龙阿星斗气,梅竹雪霜心。 回首南湖侣,伤怀流水音。 九原那可作,千里坐悲吟。 |
|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 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
| 自笑我何如,叨年八十余。 户门觉老病,梅竹护穷居。 拙计信天鸟,残生减水鱼。 时将一字命,仰卧向空书。 |
| 之人梅竹操,抱此岁寒心。 古道久不作,高风独在今。 无言欣意会,肥遁爱山深。 我亦萧闲者,从君涧壑吟。 |
|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取名吾有寄,梅竹盖假借。 青白遗子孙,先训存金石。 斯民雕瘵馀,政教当尚德。 虽微甘棠化,韦弦吒三益。 |
| 倦枕寄渔乡。 篷低被怯霜。 月窥人、多少思量。 自是欲眠眠不稳,禁听得、雁声双。 和梦早催行。 归来梅竹窗。 小柴门、分破闲忙。 翻笑白云飞不定,谙得静、憩诗床。 |
| 扁舟来徃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 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 賸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 试向南塘问渔牧,定於此老亦沾巾。 |
| 松荣梅竹秀,三径但含滋。 不与乾坤老,难令霜雪欺。 交情存淡薄,世治识艰危。 前路留教远,终身以自期。 |
| 买得林庐在不西,眼前幽事总相宜。 溪山处分莺看管,梅竹添差鹤护持。 旋理小园增野趣,先留隙地作楼基。 却来界步晴岚底,收拾湄湘八景诗。 |
| 九天风雨岁寒频,十八公边夜边身。 气味菟,朋梅竹可三人。 秦皇爱护加封爵,夏后栽培作社。 可以书灯照吟榻,落毛扫石当茶薪。 |
| 梅竹交阴晚更奇,等闲片石亦相宜。 此时亭上潇潇雨,墙外行人却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