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白风情古寺虚,客来萧散与何殊。 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 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 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 |
| 送春仍恨酒杯乾,今夕休眠到漏残。 歌舞纵无供笑语,宾朋犹有近门阑。 伤心已讶千林绿,转眼还看万叶丹。 节去节来君莫问,诗盟从此勿令寒。 |
| 岁日翩翩插羽过,十年依旧叹蹉跎。 雁回燕塞乡书少,雪满梁园雅集多。 取乐醉乡聊邂逅,争新谈薮任纷罗。 殷勤尚托抠衣旧,遥许巴吟续郢歌。 |
| 嘉句连篇惠好音,愧无琼玉报南金。 几年漂泊离群恨,此日逢迎话旧心。 气类自应怜茂悦,世情谁复拟高深。 且将怀抱还尊酒,莫为思归动越吟。 |
| 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 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间。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 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 |
|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 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 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 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
| 天遣清明作小寒,人从赤壁上青山。 颇宜书更形骸外,赖有诗犹意气间。 一日水程无几住,百篇火急莫令悭。 杖藜径入渔樵去,从此因君得往还。 |
| 手把东溪处士书,欹眠湖上小僧庐。 生僧人作侍臣看,自喜身今客子如。 去国祗堪千古重,看囊那得一钱馀。 二年两过刘郎洑,应为家林又少除。 |
| 采玉探珠遍九围,先容分不到离奇。 委心自信天行止,用世定惭道觉知。 且可谩持东海钓,终期不负北山移。 杜陵虽老心犹壮,盍与同寻蜀相祠。 |
| 沈沈寒甃绠千寻,澹澹疏弦瑟五音。 读罢自今三太息,个中应有一生心。 君真骨相超凡马,我已情怀学展禽。 肯为明时当许事,科场文字未须深。 |
| 姑射山前雪照人,长安水畔态尤真。 步摇翘玉中心整,瓔珞涂金四面匀。 常笑荼醾藏浪蕊,独陪芍药殿馀春。 自从唐代来天女,直到平园见后陈。 |
| 只怜久病刘公干,不羡多驺邓仲华。 解寄长年新句法,颇思前夜好灯花。 自离窗外千秋雪,长看天西一色霞。 想见疏桐凉月下,幽鸿无伴立寒沙。 |
| 夜色澄明宇宙宽,新正才半觉春悭。 行歌遡月疑尘外,醉眼随车忆梦间。 烛影更和人散乱,漏声不放马舒閒。 啼鸟看报严城晓,满引金船倒玉山。 |
| 绝艳浓香一倍繁,青春归去已珊珊。 障风护恐檀心损,和雨攀应玉手寒。 今日我来频举爵,明年谁共凭栏干。 盛传京雒多名品,未得寻芳洗眼看。 |
| 神女青腰宝髻鸦,独藏云气委飞车。 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 珠网纚连拘翼座,瑶池淼漫阿环家。 银为宫阙寻常见,岂即诸天守夜叉。 |
|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慷。 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浓。 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
| 怀人非特为能诗,襟抱如君坦复怡。 三径许时无地觅,一生高处只天知。 江湖老梦疎篷惯,灯火凉秋细字宜。 此兴未尝殊往岁,水辚唯欠咏黄葵。 |
| 诏增贡籍自端平,大比贤书拔众英。 学备六经俱里选,赋推五色以文鸣。 虽由黄卷能勤苦,皆藕朱轓与作成。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 |
| 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 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 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
| 何须晚嫁独伤卢,云母无媒自纳模。 虹断美人情不竞,雨回神女分还疏。 敢同孙寿巧为态,颇称江淹懒著书。 叹息火笼俱丽质,当年风韵本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