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 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 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 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 年饥高下艺麦多,暴如山阜汸如河。 那知雪欲苦淫潦,两岐半吐翻随波。 欣闻万事一言了,使者勤民坐待晓。 指麾郡将率官僚,出郭共迎罗汉祷。 由来天意每因人,况自至诚宜感神。 明朝披雾走乌辔,晴光... |
| 移萱树之背,丹霞间金色。 我有忧民心,对君忘不得。 |
| 众辐共一毂,利用本在无。 制法应世变,欲返民心愚。 巧智起颓波,但逐末流趋。 鸟乱毕弋多,真风日更疏。 |
| 谁道休祥系上穹,民心元自与天通。 政平讼理为真瑞,何必金芝产梵宫。 |
| 时雨久不施,飞云作朝阴。 芃芃中原麦,赖此三日霖。 朝阳忽清霁,披露南山岑。 虽无济物迹,膏泽在民心。 |
| 将军爱士民心失,太守忧民士气衰。 大抵军民皆赤子,如何从此便藩篱。 |
|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敝竭尽,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於韩孰重轻。 |
| 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 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
| 望岁民心切,为霖帝力均。 崇朝变炎暑,举目尽清新。 坎坎连村鼓,熙熙万室春。 北窗凉枕簟,安稳到闲人。 |
| 圣德临尊极,民心戴至仁。 喜逢重午节,共祝万年春。 |
| 一阳不受群阴壅。 残历行间冬破仲。 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 湖山千里勤飞控。 淑气冲融披水冻。 笑携雨露洒民心,暗聚精神交帝梦。 |
| 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 紫绶绣衣催传送,黄童白叟挽车看。 今君已是滁阳守,父老犹称魏长官。 |
|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可怜率士民心固,端为当年圣泽流。 此去会看还北狩,夜来先梦到东州。 尊君正是吾侪事,可但南冠学楚囚。 |
| 天心爱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忍看云师自奔横。 愿得天公张纲罗,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呜呼奈尔风伯何。 |
| 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 未愁风说叶,生怕雨添苔。 得与民心乐,何妨笑口开。 神龙应念我,落日首重回。 |
| 诏辟稽山悬,清风在一琴。 那知致君术,不是字民心。 官舍桐阴合。 圜扉草色深。 退衙人吏散,应共野僧吟。 |
| 元帅平京邑,声声夹道闻。 不图当此日,复得见官军。 将钺来何莫,壶浆意已勤。 重瞻貔虎士,尽扫犬羊群。 王旅方驰电,民心极望云。 长安十万户,拭目待吾君。 |
| 天地有大德,好生洽民心。 炎云涨毒暑,此风散重阴。 欲驱冞旬热,忽作三日霖。 人物荷造化,喜归田亩深。 |
| 虽然精吏道,不肯失民心。 但饮邻墙井,犹偿月俸金。 举家惟菜味,附邑更棠阴。 久弄周昌印,临文勿太深。 |
| 黄岩号难治,能者治何难。 桃李民心悦,风霜吏胆寒。 公行无不可,私请莫相干。 三尺儿童辈,皆知好长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