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解陈仓印,於今二十秋。 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沲。 饶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 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
| 吏隐宜春郡,年丰狱讼稀。 馀粮委南亩,茂草满圜扉。 天意怜艰难,民心耻画衣。 万家行乐处,车马有光辉。 |
|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 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 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 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
| 天意正成物,民心犹怨寒。 风霜草木死,田野稻粱乾。 何谓耕桑者,而无衣褐完。 因思饵胡费,把笔谩悲酸。 |
| 促丝历历行泛声,紫霞仙翁之为琴。 新声不合天地意。 要写虞氏吾民心。 嗟乎二十六真趣,久矣南风吹散去。 却令紫霞宫里翁,弹到今人未弹处。 |
| 萧条寒邑古风深,应叹光阴恨陆沉。 莫厌荒山轻廪粟,须思美政慰民心。 门连露草常封印,吏散秋堂静试琴。 欲约仙凫终未得,东城何日听车音。 |
| 蚤闻天诏下江津,元是君王自赏音。 阔步稳登霄汉路,借留难副士民心。 缓歌共有留连意,别酒休辞潋滟斟。 三节踵来公去后,空余离恨一江深。 |
| 人心神理未交孚,敢爱微躯走道涂。 云气满山空梦永,秧畦夹涧就焦枯。 罢羸眼看号庚癸,感格吾犹愧鼓桴。 老去忧民心易折,龙公高卧得知无。 |
| 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沈。 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 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
| 老龙破蛰斩幽关,乱滴天飘不复悭。 可但甘霖驱旱魃,自然凉气满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劳指顾间。 遥想清都应表贺,紫宸轩陛晓催班。 |
| 琳馆屡青书带草,玺封荐捧紫芝泥。 寅车暂此纡台绂,黄阁依前执命珪。 表按山川袴襦内,劝农云水插秧齐。 论毗国是惟公韪,令顺民心不曰卑。 |
|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 妻子号饥,米无糴处。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 九旬禁足,钝鸟栖芦。 三月巡居,蛰虫坏户。 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
| 露盘金索出危岑,风卷惊尘扑翠林。 五夜清场严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 圣君旰食忧应减,守吏斋诚祷更深。 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鲤瑞烟寻。 |
| 正中秋初过,淡碧云容,嫩凉天气。 紫府真仙,暂谪居尘世。 慕道高情,照人清骨,是寿星标致。 德在民心,勋藏帝室,清芬相继。 庭有芝兰,世调鼎鼐,晋美乌衣,汉称韦氏。 未必当时,解功成身退。 天下苍生,未知此意,望谢公重起。 善颂阴资,何须更觅,西山灵剂。 |
|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 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 凄凉破屋尘凝坐,憔悴云孙雪满簪。 未信诸豪容郭解,却从他县施千金。 |
|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门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秦皇一世二世歇,秦民万世桃花月。 渔子相逢五百年,已闻几度乾坤裂。 靖节先生曾作记,只云贤者兹避世。 时人浪作神仙传,空自渺茫涉奇异。 所种柴桑五株柳,胜是武陵千树桃。 |
| 蕴隆亦太甚,荟蔚不朝隮。 直可忧秋廪,非徒病夏畦。 民心或能徹,天造固难稽。 黯淡云缠簇,滂沱日未西。 衣襟坐来冷,城阙望中迷。 园笋新梢活,庭蕉湿叶低。 响从客破纸,行喜屐生泥。 昨旦烦相报,凭君谢竹鸡。 |
| 万镫无复艳端门,一簇星球里域春。 羌调悲酸吹笛社,村声祥瑞卖饧人。 鬼神亦要民心乐,山谷聊舒世态颦。 最好今宵天上月,安知时事有陈新。 |
|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 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 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 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 少须召入鹓行。 也不念无人荷紫囊。 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 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 还朝处,双凫作对,五马成行。 |
|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不幸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余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