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 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 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 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壒。 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 文酒欢宾朋,乐哉时祶带。 |
| 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 闲日有僧来北阜,平时无盗出南塘。 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一杯终欲就君尝。 |
| 月旦争推重,邦人得范模。 官资虽刺史,气味一寒儒。 简淡根真性,清廉律薄夫。 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编无。 |
| 久约烧林筍,何时会胜园。 未尝清气味,每厌俗盘餐。 渐痛烟犀老,方怜露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箨龙冤。 |
| 盘枝翦翠。 叶叶西风意。 吹上玉人云底。 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 绝怜不逐宫流。 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
|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 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 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 能诗老姚合,朝夕共吟哦。 |
| 良田一片望无涯,旷古相传佛祖家。 四至町畦谁作伴,中心树子自开华。 示人鎌样秋云卷,催牯鞭声春日斜。 收拾归来付耕事,衲僧气味较些些。 |
| 春色烘衣暖,宫梅破鼻香。 尽驱和气入兰堂。 又是轻云微雨、下巫阳。 酒带欢情重,醺醺气味长。 晚来拂拭略梳妆。 笑指一钩新月、上回廊。 |
| 幽花无外。 心与芗林会。 绿发相看今老矣。 不作浅俗气味。 露叶薿薿生光。 风梢泛泛飘香。 称意中秋开了,馀情犹及重阳。 |
| 驾车跨马声嘈嘈,长剑阔佩横满朝。 尘埃走趋颜发老,先生久客得无劳。 夜来气味有秋色,归心闹与秋风高。 揭竿跨浪好归去,扁舟烂醉眠云涛。 大小不能荐天子,遗诗有意徒哓哓。 |
| 向来三老楚江滨,一笑相欢气味真。 君向越溪持使节,我归台岭作閒人。 颇思花下酒无算,尚记诗成笔有神。 可日轺车能过我,开怀一洗渴心尘。 |
|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 |
| 十日闲愁昼掩关,起寻一笑共清欢。 罢休诗社工夫淡,先净书生气味酸。 尽遣余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槐安。 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 |
| 黄花池馆雨余清,载酒亲迂太守旌。 交契早陪廊庙语,宾欢曲尽里闾情。 尊前白发时间乐,烛下红妆分外明。 今日始谙闲气味,十年枉却叹劳生。 |
| 近携琴鹤游东越,曾接谈谐气味深。 佛意已知师达了,儒书却为俗披寻。 稽山有雪寒凝骨,鉴水无风冷彻心。 别后相思向谁说,只应霜鬓暗相侵。 |
| 贫病相仍坐拙方,敢将斗酒博西凉。 自怜里巷栖迟久,倍觉樽罍气味长。 玉斚交飞君有约,红裙共醉我何尝。 一樽聊慰相如渴,要听歌声过女墙。 |
| 九天风雨岁寒频,十八公边夜边身。 气味菟,朋梅竹可三人。 秦皇爱护加封爵,夏后栽培作社。 可以书灯照吟榻,落毛扫石当茶薪。 |
| 未忘一笑杯盘乐,终爱忘言气味长。 多惭居士梅花供,举世何人解识香。 |
| 天章今年不惜凉,雨声秋后恣淋浪。 单衣已觉生絺薄,细字初便短烛光。 画饼功名孤塞路,守株身世老江乡。 吾侪政要无人识,黄叶深林气味长。 |
| 溪山鱼鸟识车尘,风日温明试小春。 黄帽青鞋安乐法,芋魁豆荚太平人。 接篱倒着情怀放,蓬沓逢迎气味真。 儿亦梦牵潭上菊。 和香细嚼胜猩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