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守忧民若己伤,三回奉诏劝耕桑。 周家绵远农开国,汉室兴隆谷腐仓。 麦缘少地锄山种,水怕多流累石防。 田里熙熙知乐土,更祈四表共平康。 |
晓来江口转南风。 静烟空。 整云蓬。 满眼高帆,隐映画图中。 呕轧数声离岸舻,云暗淡,雪溟濛。 扁舟归去五湖东。 狎樵童。 侣渔翁。 不管人间,荣辱与穷通。 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 |
衣冠元礼旧龙门,旄钺西平奕代勋。 官是唐家贵公子,名高汉室故将军。 四朝人地推时望,千载丘园脱世纷。 国器幡然临挚殒,齎咨遗事谩传闻。 |
我昔读汉史,心师张子房。 从容辅汉室,功成复翱翔。 皆由受师训,知进退存亡。 我本田舍儿,本志在退藏。 因缘遇真主,招聘助发扬。 五年寄京国,心志不皇皇。 料由宿志定,万事皆粃糠。 今日得归来,素志今得偿。 舣舟阿县下,骑马达祠堂。 伏行仙遗像,我志愈激昂。 誓归东村住,心祈契空苍。 庶可见张子,侍翁入帝乡。 |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岂计一郗虑。 昆虫正相啮,乃比蔺相如。 我知公所坐,大名难久住。 细德方险微,岂有容公处。 既往不可悔,庶为来者惧。 |
毓秀含华十六龄,慈韩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剑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 顾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 弱质原归玉女峰,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顾,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灶宫院齐收北,忍听天朝长乐钟。 |
向日鹓行瞻凤彩,共期直上金銮。 却来持节海云边。 身兼三使者,名是一仙官。 汉室中兴高密冠,千年苗裔蝉联。 左弧嘉庆舞祥烟。 橘中招四老,同醉酒如泉。 |
卫武年将百,僖公寿有千。 形方通帝梦,兆始见王田。 白发高山雪,新诗清水莲。 福绥真乐只,燕处自超然。 浊酒不徐圣,泠风御列仙。 劲松临绝壁,独鹤在青天。 出处邦之望,清虚性所便。 老谋方眷用,微物正思怜。 汉室求园绮,周家重夭颠。 虽怀箕颍志,应未许终焉。 |
...瞻黼黻。 间关五岭南,誓师存百粤。 有仍田一成,足以张征伐。 南阳戴真人,足以兴汉室。 天道岂无知,为此冠裳恻。 昨闻战城南,王师奋鈇钺。 万马似群羊,斗败鼓声竭。 百年养士恩,报之在朝夕。 多惭迟暮身,涕泪望乡国。 |
...阅细字,未觉如蚊蝇。 刮土辨古鼎,理丝梳乱绳。 领会划有得,意色若自矜。 芸香入汉室,竹简发魏陵。 勺饮一以醉,焉事夸如渑。 幽窗卷且舒,倦榻卧复兴。 匪欲备顾问,讵将干召徵。 济物划稚念,治生颓俗能。 惟学足娱老,贤哲梯可升。 忍穷定力见,返照浩气增。 童子未识察,招邀荒陇登。 江之水浩浩,楚山何层层。 |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虹屈英雄气,鸥君自在身。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择地开仙馆,看云翦寿巾。 玄台秋步月,虚室夜凝真。 无梦生芳草,留年养大椿。 碧茸香不断,青鸟性偏驯。 太液刀圭就,中黄道路新。 武夷空坠马,郁木竟栖神。 绛节虽朝帝,... |
汉室亏皇象,干坤未即宁。 奸臣与逆子,摇岳复翻溟。 权表分江域,曹袁斗夏垌。 虎奔咸逐逐,龙卧独冥冥。 從众非无术,欺孤乃不经。 惟思恢正道,直起复炎灵。 管乐韬方略,关徐骇观听。 一言俄遻至,三顾已忘形。 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廷。 出师功自著治国志谁铭。 历劫兵如水,临秦策若瓴。 举声将溃虏,横势欲逾泾。 仲达耻巾帼,辛... |
... 阴何须大赏,鲍谢只平欺。 尺壁光难掩,华钟乡发迟。 人游丹杜窟,凤哕碧梧枝。 汉室方虚席,枚徙复擅词。 数承恩诏见,直赴重官位。 黄阁登清要,苍生息旧疲。 星辰侵屐鸣,桃本傍阶墀。 珂里豪家逐,铜驼乐部随。 行歌金騕裹,醉舞玉参差。 杜曲花偏满,蓬亚酒不辞。 弓开射熊馆,剑倚化龙陂。 |
...跳踯。 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 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 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 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 |
...国力乃疲。 金盘厌羔腻,玉乳环蛾眉。 至真瀹元精,芳润充丰肌。 闲出天下论,用为汉室奇。 我今何有哉,丰悴理所宜。 不然举此志,中有浩气怡。 外形以为得,彼美当虚辞。 |
...br>彼舞衣与竹矢兮,犹三代之秘也。 知苟且之为无兮,亦可观其治也。 在本始与地节兮,汉室称为中兴。 岂尚方之工萃兮,反有愧于西京。 纷天葩其在前兮,晃银海其欲眩。 缕黄金以为饰兮,骇万态而千变。 双龙宛其轴兮,森毛发以骨寒。 历溽润与埃尘 |
...圭壁。 苏卿引水灌西周,柱下老君翻藏室。 子美多应是水仙,遗稿犹罹耒阳厄。 初疑汉室滥觞馀,又如高凤堂中麦。 儿童见者各心惊,先生笑罢吟肩侧。 秦火虽焚道不焚,唐舟纵弱文难溺。 摸索枯肠问雨师,奈我胸中真六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