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 井上梧桐树,花黄落点衣。 夜深花里鸟,相并不相离。 美人朝汲水,惊起却双飞。 |
| 应说兵来且莫降,急寻宫井共深藏。 侧身待作凌波步,仰首还成半面妆。 已分葬埋依古甃,可怜牵挽出银床。 至今汲水人皆说,犹带烟脂旧日香。 |
| 晴窗汲水养菖蒲,谁识前身是佛图。 竟日不知园外事,耳明钟鼓唤斋盂。 |
| 山人本合居岩岭。 聊问支郎分半境。 残年藜杖与纶巾,八尺庭中时弄影。 呼儿汲水添茶鼎。 甘胜吴山山下井。 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 |
| 步入山回处,茅檐隐士家。 远峰奔渴骥,曲径袅修蛇。 纯翠千茎竹,交红一架花。 客来费清供,汲水自煎茶。 |
|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渠,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搘筇杖少徜徉。 |
|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
|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
| 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 焚香翻贝叶,汲水养梅花。 无客同持酒,呼僧共煮茶。 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 |
| 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 旋然石上灶,轻汎瓯中雪。 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 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 |
|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 困来求一盏,打坐亦安禅。 |
| 二十年前会忆游,彭亡渡口泊孤舟。 一程林下登山路,百尺谿边汲水楼。 磬韵似烟和烛袅,松声如雨入窗流。 别来往事都成梦,誰寄篇章问恵休。 |
| 青裙汲水过前溪,白发譍门儿戏啼。 试问主人何所在,为言南亩下扶犁。 |
| 孟宗祠下竹依然,借得空房竹树边。 贫寺少逢僧过夏,远乡多是客经年。 倩人汲水时煎茗,就佛分灯夜照眠。 家信不来心欲断,明朝又买汉阳船。 |
| 去日如驰衰有验,万事惟当就收歛。 可怜未与酒相忘,风月婆娑犹不厌。 有时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伶竮,松风十里吹残梦,萝月三更照半醒。 河倾鸡唱吟未已,爽透发根清入齿。 晨光底事不贷人? 辘轳汲水啼鸦起。 |
| 潇洒精庐此吒家,暑风一幅岩乌纱。 客来祗可烹茶待,旋督山童汲水花。 |
| 荒园槁叶飘,荠菜已堪挑。 颇讶煎茶缓,元知汲水遥。 日暄花迸蕾,霜过土生硝。 小待谋新酝,诗朋一一招。 |
| 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 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 归来月满廊,惜踏疏梅影。 |
| 僧伽怜吾来,娱我六出英。 又复忧吾寒,迎我以好晴。 何以谢僧伽,汲水添净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