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父老眼看天,国破尤能话昔年。 江草忽嘶关北马,风帆不返海南船。 空林落木无人扫,废苑余花只自妍。 此日西湖回白首,功名若个在凌烟。 |
| 江水萧萧江岸风,泊舟不归何处翁? 鼋鼍出没浪如此,尔尚醉游春梦中。 空山云深白日静,松声如涛屋如艇。 归来归宋毋久留,不归恐君将覆舟。 |
| 昔年曾过小林居,门下萧萧古木疏。 床雨独看先世笏,帐烟还读外家书。 杏花红褪春犹在,菜甲青稀晓自锄。 回首长洲多茂草,几时清啸落樵渔。 |
| 瞿塘险为三峡门,两岸束急洪涛奔。 十丈江船万斛力,一篙失势原无根。 前船才过后船出,蜀商来往无虚日。 君不见人间行路难,咫尺风波永相失。 |
| 大荒南去渺烟沙,万里曾乘奉使槎。 得句多留支遁室,藏书未减邺侯家。 风清晓殿陈三策,日静秋庭判五花。 惆怅西斋凉月夜,山柈谁共荐槐芽。 |
| 不因览胜入松门,猿鸟何曾识使君。 黄叶路从流水上,青萝床与白云分。 逢僧且说新裁句,见寺先寻旧刻文。 冰雪寒岩春到后,树如膏沐草如薰。 |
|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 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 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长鸣玉陛前,帝怪鹳音异。 敕令击杀之,下充膳夫馈。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 |
| 倚棹寒江照白头,看山不尽且迟留。 无人为写琵琶恨,自拨鹍弦过小洲。 |
| 别却铜山三十年,因师长忆旧风烟。 今朝忽送东归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
| 短篱依旧逐溪开,小竹从新绕塔栽。 燕子归来春已去,藤花落尽水萦回。 |
| 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 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 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 平生倾想今朝到,愿结茅茨在寺西。 |
| 胜刹住吴淞,名缁亦景从。 怪来成罢讲,偶地得相逢。 白发多时镜,青山几处钟。 如今不用别,老去托芙蓉。 |
| 谁谓白日恩,不及黄蒿门。 蒿门闭白骨,闭骨不闭魂。 蘼芜棘棘草,自结酸楚根。 兔丝女萝花,自结幽魅婚。 胡为四方志,守彼三尺坟。 岂无南来辕,双轮日翻翻。 岂无北上驹,四蹄日奔奔。 魂予何不归,人各怀故园。 故园虽可归,不如归本元。 |
| 月出青松林,照我松下户。 床前光未满,裴回更延伫。 莲漏下初更,绿烟散东坞。 浩歌步中庭,衣露湿如雨。 |
| 东风游约近,积雪闭门深。 兴或有时到,春应无处寻。 柳藏初活眼,草没未灰心。 寂寞南山下,茶烟出树林。 |
|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麈齐。 |
| 安期东海至,新借白门居。 绿醑称从事,红妆用校书。 舟移淮水月,馔出晋陵鱼。 闻道西林胜,能无一榻虚。 |
| 一住莲峰下,看松过十年。 行寻无路草,不饮出山泉。 虎共空林雪,猿同静夜禅。 时将新得句,歌送碧云边。 |
| 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 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 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 |
| 梅花夜开香满溪,溪上月出风凄凄。 开门出溪看花去,落花流水无东西。 流水东流不复返,落花满地贱如泥。 老夫愁花愁不得,况乃双双啼水鸡。 君不见颜渊盗跖贤与愚,夭寿颠倒不可期。 枝间月落且归去,明日看花还杖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