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去松溪寺,应添景更清。 洗溪留竹影,扫院着松声。 鸟就阶前宿,云从席上生。 老予无所住,于此亦多情。 |
| 泖上归来百事慵,一春愁病似衰翁。 卧听溪阁三更雨,数到江花几信风。 旧日亲朋多楚越,孤云踪迹尚西东。 舵楼晚饭人如玉,清梦无时落镜中。 |
| 溪阁重重翠崦遮,无时云气湿袈裟。 千峰树色藏朝雨,六寺钟声送晚鸦。 笔冢天寒收柿叶,茶坛风落扫松花。 倦游每忆消闲地,早晚扁舟向若耶。 |
| 画戟门开宿草新,一过此地一沾巾。 归来燕子惊新主,开到梨花又暮春。 雨榻无因连海曲,星槎何处泊天津。 梦中相见犹平昔,翻讶传来信未真。 |
| 玉笙声断泣龙君,撼树蚍蜉谩作群。 一代春秋尊正统,两朝冠冕在斯文。 他生有约寻圆泽,后世何人识子云。 旧业门生今几在,下车空拜马陵坟。 |
| 语声了了出溪湾,只隔桃波一步间。 自爱黄鹂春后至,多愁燕子雨中还。 坡晴细草平如剪,花曙闲门半不关。 欲觅行踪云满地,人言采药在他山。 |
| 十年海国厌风波,地老天荒此地过。 白发几人江左老,青山无恙越中多。 社寻庐阜沙门远,诗爱杨州水部何。 要看仙家棋局散,不妨松下烂樵柯。 |
| 五老峰前送别图,社贤今日未应无。 路经黄叶千年寺,人倚西风十幅蒲。 铜斗旧歌闻楚甸,莼羹新兴入吴都。 重山复水闲踪迹,自在飞云一片孤。 |
| 柴门不向小溪开,西阜山多称不才。 拄丈前村新雨后,故人东郭买舟来。 山瓢远慰何多幸,竹径相逢第一回。 从此熟来溪上路,莫教行迹有莓苔。 |
| 三尺枯桐挂此楼,楼中人似晋风流。 酒杯春到休教歇,书册年来尽要收。 柳色半边溪水上,莺声一片晚风头。 满怀清思无消处,月过楼西坐未休。 |
| 三十年余翰墨中,一编书诀伴衰翁。 赐丹曾起元常疾,旧冢宁论智永功。 碧海鱼龙春自化,故山猿鹤梦谁同。 如今短杖残阳里,闲数秋空断阵鸿。 |
| 杳无鸡犬有人家,夹水山高路不赊。 刘阮别来频甲子,年年春雨送桃花。 |
| 溪声决决树依依,路入萝花白鹭飞。 风景有谁知可画,乱山深处一僧归。 |
| 雪覆岩眉涧有声,雾来雾去识阴晴。 花开花落山如旧,添得黄鹂绾别情。 |
| 疏竹高梧种始成,斗坛新出梵音声。 山衔落照和云下,雾断寒潮隔岸鸣。 石上旧题贞白字,井边犹勒葛洪名。 他时猿鹤如相忆,只尺巢居一苇轻。 |
| 当时翠辇此经过,天马玲珑撼玉珂。 宴罢湖山芳草合,归来风雨落花多。 子规夜半啼宫树,翁仲春深带女萝。 自古兴亡多有此,不须惆怅问如何。 ¤ |
| 八年京国雁书沉,每见游僧问好音。 已喜法支流日本,剩传诗价到鸡林。 马嘶赤拨晨朝散,花落氍毹午定深。 今雨不来春又暮,鹫峰烟树绿成阴。 |
| 秋正平分月正圆,峰前桂子落亭前。 老禅方丈寥寥夜,不听猿声二十年。 |
| 十载俱漂泊,惊逢落照前。 闲云都不问,芳草似相怜。 春水浮平野,人家近远天。 肯乘明月色,随意踏吴船。 |
| 世事无媒入,青山有分居。 视心闲过日,消夏坐依书。 塔影含风动,江光弄幌虚。 小亭留客处,秋色感怀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