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 使君归去。 已近沙堤路。 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 江天暮。 离歌轻举。 愁满西山雨。 |
| 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 管弦交奏客欢合,台榭竞登人喜同。 环嶂鹭行飞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 荒芜芟去成佳致,换得汀洲月与风。 |
| 片帆迢递入吴烟,竹溆芦汀断复连。 柳荫浓遮官道上,蝉声多傍驿楼前。 近湖渔舍皆悬网,向浦人家尽种莲。 行到吴王夜游处,满川芳草独堪怜。 |
| 欹烟裛露暗香浓,曾记瑶台月下逢。 万里春回人寂寞,玉颜知复为谁容。 香严童子沈薰鼻,姑射仙人雪作肤。 谁向天涯收落蕊,发君颜色四时朱。 |
| 闲倚绳床看落晖,疏林烟霭暮霏微。 云边丘陇牛羊下,水外蒹葭雁鹜飞。 白草乱填村舍路,清霜浓缀野人扉。 无端短鬓垂垂老,暂得幽栖愿莫归。 ¤ |
| 春入芳兰喜气浓,天风吹下庆重重。 大儿稳护梁州罽,小女登高监宅龙。 南亩新年付熊骥,北窗长日慕乔松。 阿咸多病宜偕隐,自洗山罍劝嗣宗。 |
| 春光正浓二三月,气候不作春和柔。 白昼炎炎若盛夏,半夜凄凄如老秋。 |
| 萍实乡中雨初歇,野溪流水奔惊湍。 蚕功欲登蚕妇急,春阴已浓春事阑。 飞绵漫空白雪舞,叠巘插汉青螺攒。 家山归去此无几,眼底已作潇湘看。 |
| 千花万卉已俱亡,独占秋光点点黄。 露冷霜浓难著脚,甘心宁耐此荒凉。 |
| 云平水暖鱼吹浪,雨润泥香燕啄花。 着面东风浓似酒,扁舟流过白鸥沙。 |
| 晻暧秋旻气象浓,对时览物两无穷。 才开又合烟光重,欲落还收雨意空。 直恐客头先老白,却思日脚带斜红。 天真不扰无馀感,谁似前溪下钓翁。 |
| 重葩殗叶露华浓,不忝家声得似公。 言行端和今世楷,貌心醇质古人风。 直将趋走二三节,换取宽閒五百弓。 如此名卿缘手尽,同时更送竹溪翁。 |
|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
| 碧空无处泊同云,晴入荒园鸟雀驯。 冰面小风池欲动,雪边浓日瓦如薰。 尘容俗状长为客,冷蕊疏枝又作春。 诗卷岂能生暖热,犯寒聊复恼比邻。 |
| 晓城寒水共萧萧,湿碧吹青路一条。 烟霭浓间出山驿,林萝深里过溪桥。 闲情谩会吟兼画,隐事犹输钓与樵。 多谢孤村人落外,酒旗风急更相招。 |
| 门外尘飞暑气浓,院中萧索似山中。 最怜煮茗相留处,疏竹当轩一榻风。 |
| 宣升接境古高圩,多稼连云号上腴。 水毁木饥犹解有,力耕火耨故应无。 瓠肥何计今糠覈,划窍空忧古苇苻。 昨夜浓云望东北,只应雨脚在三吴。 |
| 整履上飞虹,风高退酒容。 叶黄翻乱蝶,树老臣苍龙。 古径秋霜滑,空山暮霭浓。 沧浪棋石在,题笔暗尘封。 |
| 旧闻有欲常难足,今日纵饱旋复饥。 蚁穴梦浓方大妄,渭城歌断正全痴。 栽梅岂必万株好,种竹何须千亩为。 想见午窗无欠剩,数杯家酿一枰棋。 |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