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槿碧芦相间栽,蓬棚车水过塍来。 茸茸秋色浓如染,已有陂塘似镜开。 |
|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缽中龙。 护余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锺。 |
| 风流太守。 未春先试回春手。 天寒修竹斜阳后。 翠袖中间,忽有人红袖。 天香国色浓如酒。 且教青女休僝僽。 梅花元是群花首。 细细商量,只怕梅花瘦。 |
| 博士非如吏,巍然道自居。 诸生趋避席,太守揖升车。 朱笔浓批卷,青灯细勘书。 汉廷重文藻,行矣召严徐。 |
| 鸾舆初驾,牛车齐发,隐隐鹊桥咿轧。 尤云殢雨正欢浓,但只怕、来朝初八。 霞垂彩幔,月明银烛,馥郁香喷金鸭。 年年此际一相逢,未审是、甚时结煞。 |
|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 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 |
| 秋色不胜悲,浓霜寒入衣。 蔬畦倦小摘,茅檐曝晴晖。 人去歌酒歇,雁来音信稀。 好客招不来,枫叶伴愁飞。 |
|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 得人一马,还人一牛。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
|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
| 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 瑞雪凝清禁,祥烟幂小松。 依稀鸳瓦出,隐映凤楼重。 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叶铺全类玉,柯偃乍疑龙。 讵比寒山上,风霜老昔容。 |
|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微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
|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
|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
| 望晓谒琳宫,荒庭雾气浓。 曾陪羽林仗,如待景阳钟。 薄宦情无几,劳生梦不容。 樵朋与渔伴,它日会相从。 |
| 绣岭花残翠倚空,碧窗瑶砌旧行宫。 闲乘小驷浓阴下,时举金鞭半袖风。 |
|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 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 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 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
| 市近清江隔,林深古寺幽。 竹光浓欲滴,山色翠交浮。 咫尺人稀到,寻常客共游。 机心吾已息,来往不惊鸥。 |
| 领邑西来物物违,只应松竹旧相知。 宽心雨意浓如酒,满眼秋怀总是诗。 惭愧不才劳抚字,平生何意羡轻肥。 飘然傥遂归田赋,食蘖毋忘在莒时。 |
| 娟娟百个竹,落落一丈松。 岂无桃李华,春事孰与冬。 寒菊北户下,不斗颜色浓。 气味如秃翁,忍死无容容。 霜风落系雁,露草栖织蛩。 读书真可人,明星耿疏篷。 |
| 晴岚漠漠水溶溶,落叶遮船翠盖重。 秋色尽为渔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浓。 云连合抱前村树,磵绕飞来小朵峰。 送罢夕阳凶素月,楼台高下自鸣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