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 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 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 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 |
| 几年濒江种松竹,郁郁葱葱蔽江曲。 犹有杨侯旧子孙,更结高亭贮寒绿。 东家杀赋印铸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径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风月足。 有客胸中抱经济,才高正患功名促。 閒为清福非吾事,乞与此亭作佳目。 主人再拜不敢让,愿作閒人老林麓。 江平酒熟夜收钓,鸭肥稻香朝坦腹。 此时寄语恶长官,勿遣追胥骇僮仆。 |
| 新竹修修绿过墙,读书门外亦阴凉。 道人清福不肯受,却入西山看夕阳。 |
| 月明如昼好元农,歌管楼台景色饶。 鹤舞琴声相应答,梅花清福共谁消。 |
| 三老共全清福。 终日游山不足。 坐卧白云中。 看青峰。 饭罢东坡石上。 谈笑开怀豁畅。 妙景可忘忧。 对清流。 |
| 一锡千峰远,闻师住少林。 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 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 何当重间讯,来借朱堂吟。 |
| 小艇撑过第一桥,酌泉桥下掷诗瓢。 来游道院分荷供,拟拉吟僧遣鹤招。 暮霭直从渔笛起,月华高过塔灯遥。 且于静处偷清福,人海惊人涌似潮。 |
| 忽然省悟。 儿女妻奴全不顾。 万事都忘。 一性恬然道自常。 天霓清福。 契道登真明上德。 微宴心光。 丹碧瑛华益寿长。 |
| 野人似我真如鹿,六月披裘受清福。 兴来枕石学云眠,瑶草琪花相伴宿。 飞蝶时时上我身,但见香云不见人。 早知世外容疏懒,悔往尘寰四十春。 |
| 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首五秋。 自愧望洋迷学海,更无清福住糟邱。 尊前瓦注曾于局,脚底红尘即九州。 自笑此身何处著,笙歌丛里合闲游。 |
| 题遍寒岩古佛庐,唐人诗句晋人书。 山灵亦恨无清福,消得君侯此卜居。 |
| 玄墓名山久注思,少携闲伴是春时。 隔窗湖水坐不起,塞路梅花行转迟。 清福可教何日领,闲情曾有几人知。 漫收形胜归村馆,梦里烟霞亦自追。 |
|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
| 山中白日无尘迹,只有啼禽在树头。 上蚁上鞋行径叶,楝花黏手掬溪流。 高吟未许常人学,清福多庆积世修。 新茗一瓶蒙见惠,家童言是社前收。 |
| 一天清翠,混阳和微密,寂寥无物。 致静颐心开上窍,通化灵明虚谷。 育养元神,真人出现,放旷无拘束。 皇天道父,赐余无限清福。 天心正法盟威,紫虚道德,上品三乘?。 金简玄科封慧剑,心印清光无欲。 己病先除,心邪摄正,百怪皆潜伏。 不繁法信,自然披褐怀玉。 |
| 人间华丽,恰似风前烛。 万事转头空,世外隐、仙家清福。 灵峰霞洞,四序不知秋,松为伴,竹为邻,闲唱无生曲。 琴书乐性,道用调金木。 炼出九霄身,六铢挂、朝元去速。 永无生老,升入大罗天,任世海,变桑田,真与神仙逐。 |
| 不与群花相续。 独占春光速。 幽香远远散西东,惟竹篱茅屋。 羌管谁调一曲。 送月夜、犹芬馥。 凭君折取向玉堂,只这些清福。 |
| 拂晓拿舟东去。 细看荷花垂露。 红绿总吹香。 一般凉。 会享人天清福。 休把两眉轻蹙。 谁道做神仙。 戴貂蝉。 |
| 一径碧如合,四山危欲堕。 天低鸟不飞,露湿龙常过。 岩根小叶下,境净不可唾。 深杳洞出云,冷钟佛惊卧。 川僧住八年,有此清福大。 而我寻盟来,坐借蒲团破。 灯深眼双青,各话其所课。 我谷未必实,他华已成果。 归为宜有余,吾道岂全懦。 壁间清献存,当年愧轻和。 |
|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 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 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 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 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 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 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