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阳城上望,天色欲苍黄。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战场。 江分青草断,山接白云长。 一掬中原泪,凄凉对夕阳。 |
| 清野风水觉更长,谪仙此日尚能狂。 一株残柳专春事,两箔颓篱共夕阳。 过鷁去空江浪白,归鸿没尽塞云黄。 酒醒何处吹羌笛,示省吴儿有石肠。 |
| 身世漂流付等头,向来感慨鬓毛斑。 唤船载梦西兴渡,借屋盛书北固山。 开到黄花风渐锐,照残清野月频弯。 江流送我东来了,何日潮头送我还。 |
| 废陵有斧柏盗,清野无浇松人。 百年幸生佛国,一点不吹战尘。 |
|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 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 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 |
| 节物即自好,客心何落然。 早寒清野市,夜雨湿江天。 破屋疏茅滴,空厨湿苇烟。 政须一杯酒,相与度残年。 |
| 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风惯识古谯楼。 金汤城壁休清野,玉帐英雄未白头。 霜草万家人冷落,冻云千叠雁绸缪。 中原日即难修整,且对屯兵说近愁。 |
| 寒宜絮帽蒙头坐,暑称松风洒顶凉。 虮虱更无依附处,方知清野策为长。 |
| 结屋南陵三十秋,田园旧隐隔江流。 鄜州避乱杜工部,下泽乘车马少游。 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 长淮清野难归玉,魂魄犹应恋故丘。 |
| 天堑犹艰限臭夷,江边蚌鷸久相持。 昔珠帘阁俱清野,今琵琶亭亦浚池。 户万八千封作麽,计三十六走安之。 平生师慕尧夫者,老去无端也皱眉。 |
| 北士重寒食,东风吹故乡。 不知清野后,还有踏青无。 荻笋烹鱼美,萎蒿裹饭腴。 异乡悲节物,归梦近樯鸟。 |
|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
| 闻道边头数万兵,倒戈归我我遗民。 处降失策国非国,清野无粮人食人。 关外数州城不猎,山阳孤戍草无春。 书生忧愤空头白,自有经纶社稷臣。 |
|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心。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
|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文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奇尘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
| 道过江南,泥墙粉壁,石具在前。 述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 思量几许山川。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 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 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 |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
| 御寒时著火文武,等醉岂拘杯圣贤。 土润春应萌有日,尘清野更洁於天。 谁呵冻笔诗能画,独上高岗意欲仙。 剩有篱根未消处,试裒枯篠取茶煎。 |
| ...焰挺戈予,连车掠金帛。 王旅犹稽留,民兵半覆没。 羊狠来莫当,鼠竄去无迹。 践蹂清野尘,原草不能碧。 世运何乖张,生灵罗此厄。 丁壮抱枵肠,骈头受科率。 氛妖谁扫清,气象太窘窄。 书生忧国怀,半夜转加剧。 相倚如辅车,忍视为胡越。 富家太不仁,增价糶斗石。 但爱囊橐丰,不忧狗鼠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