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旌摇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步骑打围秋草绿,舳橹傅唱晓江平。 岸分南北人烟近,地控东南羽檄清。 牧守只今蜚刎予,九重渊默待盈成。 |
| 渊明甫涉知命,汲汲登皋临流。 侬长渠三十岁,故当秉烛出游。 |
|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
| 束书入谷起徵君,盥耳渊栖似不闻。 知有故人来问字,喜无逋客为移文。 忍贫羞说黄金尽,爱老慵将白发芸。 独倚高楼南北望,青天依旧有閒云。 |
|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汙扰扰谩纵横。 出从山底无应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 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 |
| 识道知时乃圣贤,合人统物一之天。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自然。 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有渊。 |
| 一春强半尚无晴,有负渊明日涉名。 莺粟已妆红叶艳,青梅尚觉荔枝生。 可怜蜂蝶攀辕意,尚欲羲和反旆行。 桃李不言流水畔,游人到此自多情。 |
| 隐侯之郡成公宅,辞流屈注回理窟。 前辈渊骞晚凋谢,后进远求蚤超绝。 圣朝论士皆公卿,千乘何足留高名。 春风无痕万情化,尽付双溪舞雩下。 |
| 万缘不相涉,默坐调四肢。 天理静中见,物情閒处知。 长风扫重阴,皎月生东篱。 寒虫唧唧鸣,亦各知天时。 悠然发清偿,朗诵渊明诗。 人生百年间,汲汲奚所为。 贤愚虽有殊,同为来者悲。 为语高世流,有酒当自持。 |
| 策马水头值此翁,恐成鸿燕啬相逢。 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 淡月一帘清坐处,高风千载慨歌中。 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 |
| 高高林木带烟霞,短短茅檐寄水涯。 尽有清风疎种竹,苦无倾家荡产地密栽花。 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会待子猷清兴发,扁舟一叶看平沙。 |
| 少阳腾耀毓青宫,玉裕渊冲穆睟容。 主鬯克承宸极重,问安勤致寝门恭。 温文齿胄全三善,晖润登歌备四重。 幼海光浮天序永,珠源衮衮日朝宗。 |
|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蓴浸滑涎蜿蜒。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常思郢客解刺舡,岂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
| 闻上金华劝讲班,启心长是片言间。 一从元佑诸公后,得此渊源自玉山。 |
|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 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覉臣。 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 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
| 江汉渊流远,芝兰雅韵深。 规行真畏友,庄语賸闲心。 未悉昭昭理,长怀秩秩音。 且随贤父窆,应伴放翁吟。 |
| 小室如蜗取覆身,梁空还有燕来宾。 百年托足谁非寄,一榻随缘物自春。 旋葺疏篱添野意,别开新径待幽人。 席门环堵心如水,莫笑渊明不讳贫。 |
| 山水围中宅一区,小亭花柳足康娱。 勾牵诗思千篇有,斗擞征尘一点无。 秉烛风檐费遮逻,闭窗云雾巧闚{外門内俞}。 凭谁起唤王摩诘,写作渊明归去图。 |
|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古人常欲养志意,君子不唯全发肤。 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 等闲亲鬓贫中白,自悔从来色养疏。 |
|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 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