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处相逢万事忙,卓家楼上百淘香。 明朝渐近山僧寺,更为残花醉一场。 |
| 病後精神殊未减,披衣每起待晨鸡。 爱书不厌如平壑,戒酒新严似筑堤。 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 迎长渐近丹当熟,已觉温温下彻脐。 |
| 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新秋渐近蝉更急,残日已沉鸦未归。 铜镜面颜无药驻,玉关勋业与心违。 一蓑一笠生涯在,且醉苍苔旧钓矶。 |
| 节去愁衣薄,虫声渐近床。 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 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 通宵照萝壁,忘却夜初长。 |
|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
|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
| 三黜媿公议,再来仍冷官。 志无重奋发,身有转衰残。 加饭支余息,添衣御早寒。 归休应渐近,不是强心宽。 |
| 东风酒旆斜,浦口第三家。 谷鸟鸣春树,江鸥起暮沙。 故乡山渐近,曲岸柳初芽。 客路归心切,孤帆带落霞。 |
| 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 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 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 温泉看渐近,宫树晚沈沈。 |
| 黄云卷尽绿针齐,夏木阴阴满古堤。 耆老往来无负戴,比邻问道有提携。 暑天渐近便餐酪,吴俗相传尚鱠齑。 共喜丰年多乐事,扶归先判醉如泥。 |
| 罩罩涧中草,冷冷山崦泉。 泉甘而草芳,旁有屋数椽。 夕阳渐近西风起,行客山头望千里。 |
| 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 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 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 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 |
| 良时渐近一归新,人物熙熙乐此春。 石磴屈盘登绝顶,岩高虚寂断纤尘。 登临疑是壶中景,谈笑真同物外人。 可是英灵招隐逸,芳名千载起兹辰。 |
|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
| 野外偏于看雨宜,映空渡水细如丝。 川云借润支琴石,涧水分流洗药池。 未肯高眠成老态,却缘危坐得新诗。 悠然更助邻丁喜,渐近收荞下麦时。 |
| 秋风秋雨索人诗,云放千山翠色奇。 重九数来还渐近,本犀开了不曾知。 |
|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 舌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
|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 赤口白舌,何以写心。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 渐近自然,难传衷曲。 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如无却有,悒悒莫解。 茧中有肾,化蛾能飞。 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 极目田畴似掌平,远山依约画难成。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
| 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 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底。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 渐近界何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