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村把酒对丹枫,水驿凭轩送去鸿。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 故人草诏九天上,老子题诗三峡中。 笑谓毛锥可无恨,书生处处与卿同。 |
| 水绕眉峰碧一湾,荻花枫叶暮生寒。 呼船催向渔村宿,要买鲜鲈荐晚餐。 |
|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 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 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 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
| 二月垂杨长绿柯,渔村春坞景融和。 沙边细浪摇芳藻,水上红云映绿波。 风袅钓丝时荡漾,日移花影更婆娑。 径须展此连鳌手,且向樽前醉倒歌。 |
| 衡茅晚计卜溪南,水石幽奇得纵探。 诗社往还青玉案,仙经借送紫泥函。 渔村过雨行秋霁,龙洞开云坐晚岚。 种橘垂成嗟已老,烦君多致洞庭柑。 |
|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 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 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 |
| 绿树依平岸,平波映绿芜。 中分虽有路,四极却成湖。 艇子时三两,渔村定有无。 谁其为题作,东野觅诗图。 |
|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 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 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 翻思杏园路,鞭袅帽檐斜。 |
| 木落渔村载酒过,绿波萍藻鳜鱼多。 弃醉饮,尽颜酡。 不负平生笠与簑。 |
| 笙歌凄咽离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门。 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 未嫌双橹妨欹枕,自是孤舟易断魂。 遥想柯桥落帆处,隔江微火认渔村。 |
| 风过林花落,雨余溪水浑。 飞云停不去,低回恋幽轩。 夕阳下平楚,远树见渔村。 奄忽夏已徂,忧怀纡且烦。 四体弗能勤,兴言愧鹿门。 吁嗟刘景升,车骑枉山樊。 ¤ |
| 角声呜咽下城头,水国风烟欲暮愁。 远日苦遭层嶂隔,归心欲逐大江游。 渔村积火临沙岸,贾客连樯集市楼。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钩。 |
| 峭壁激湍流,湍流作洄洑。 初无一饷风,饱我蒲帆腹。 长笪寄怪石,招呼争挽牵。 艰难仅寸进,何翅如登天。 及矶日犹高,过矶日曛黑。 依约见渔村,灯火照初夕。 舟师告疲劳,夜泊投人家。 警犬吠篱落,寒生芦荻花。 |
| 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 衰发三千余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 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 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
|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 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 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 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
| 两句三年报已成,杞泉凉月照人清。 九华芝草高踪在,千里冥鸿病眼明。 野墅柴门香稻熟,渔村江树晚山晴。 凭谁唤起王摩诘,画汝纶巾杜曲行。 |
| 抛却渔村老钓竿,手遮西日上长安。 青衫着了寻归路,莫过羊裘七里滩。 |
|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 凄怨临分。 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 酒冷灯昏。 不许愁人不断魂。 |
| 南山雨初霁,东岸夕阳明。 搘筇立回塘,顿觉耳目清。 臯鹤知秋意,唳风三四声。 红蓼弄秋色,纷纷满前汀。 柳径孤烟白,渔村野水平。 兴尽独自归,寥寥掩柴扃。 新月为吾上,庭蝉为吾鸣。 吾生本无事,对此堪怡情。 |
| 水寒江静。 浸一抹、青山影。 楼外指点渔村近。 笛声谁喷。 惊起宾鸿阵。 往事总归眉际恨。 这相思、谁问。 泪痕空把罗襟印。 泪应尽。 争奈情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