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砂一味细堪观,万象笼罗几百般。 须向铅中相假合,分成鼎内见其端。 烟霞聚散归深谷,水火相逢不用乾。 养就大还升世界,月宫乞取桂花看。 |
| 一曲澄江两派分,满山修竹绿齐云。 矮窗风月侵帆腹,小径烟霞隐屐痕。 白鹭夜依花影宿,清猿时共舻声闻。 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 |
| 明镜当台照不差,短长好丑尽归家。 山河大地浑如故,不妨随处玩烟霞。 |
| 九曲烟霞染画图,羽人曾作帝王师。 鼎中绛雪成千日,岩下幽花占四时。 仙客已骖鸾鹤去,青山难使鬼神移。 何当继踵长生地,疏瀹灵根出有为。 |
| 相从偶到招提寺,独对西风忆羽人。 澹泊烟霞深处卧,百年衣钵此生身。 |
| 天风吹我上瑶台,满眼烟霞扫不开。 药灶无丹人已去,洞霄有树鹤还来。 溪声晴带三秋雨,山色青无半点埃。 更爱夜深清梦断,碧纱明月映苍苔。 |
| 只园闲适乐箪瓢,莫讶烟霞道路遥。 龙穴定知潜碧海,鹏程终是望丹霄。 拨云岩下来泉脉,嚼草坡边辨乐苗。 门锁薜梦无客至,庵前时有白云朝。 |
| 平生痼疾在烟霞,到处林泉是我家。 若也远公容入社,直须酤酒不须茶。 |
|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
| 作室悬知要肯堂,而翁家学颇增光。 一朝衿佩儒簪合,千古诗书屋壁香。 临曲烟霞归羽馆,钟山风月落僧房。 如何只揭精庐扁,解续斯文气焰长。 |
| 地胜秋清人欲仙,倚阑时节月初圆。 不知寺在烟霞表,但觉身临星斗边。 宝墨旧归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间传。 登临莫作匆匆会,去后重来又几年。 |
| 江城叠鼓晚停挝,游子翩翩念岁华。 水底乾坤浮日夜,沙边鸥鹭老烟霞。 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 南北自分仍自合,不应全殢后庭花。 |
| 百尺寒泉漱玉鸣,洞门斜入石廊横。 烟霞不改古今色,山水无閒朝暮声。 窥洞野猿悬树立,惊人呦鹿上岩行。 有时写尽琴中趣,风定千林月正明。 |
| 绕竹沿崖一径垂,穿山飞玉落芳池。 林深坐觉尘埃远,岩润长含雨露滋。 双鲤对浮波面石,一纶难掷掌中丝。 月明归路烟霞外,更与山公再订期。 |
| 分命吁咛诏旨宽,书归聊憩锦屏山。 寺门一路烟霞外,邑屋千家紫翠间。 城山鼓鼙催日暮,雨中桃李报春还。 江流此去朝宗急,远迹何时遂刚环。 |
| 且停多事莫矜夸,寂寞门中有道华。 隈岭静同猿窟宅,栽松闲共鹤生涯。 宋来只爱添馀禄,春过谁能悟落花。 唯有卧云尘外客,无思无虑老烟霞。 |
| 闲思尘世大悠哉,进趣门中尽可该。 抛却工夫平世路,枉劳心力构仙台。 隘空云水千重合,币野烟霞一径开。 幸有圆成平坦处,辛解谁解望山来。 |
| 石磴层层鸟道斜,仙家楼阁锁烟霞。 丹砂已化黄金鼎,玉洞犹开白鹤花。 铁简有云神永护,金钟无韵鬼曾楂。 洞天福地阴阳合,胜事留传岂浪夸。 |
|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 万顷玻瓈水浸空,台前佳色咏难穷。 倚栏人在烟霞外,落笔诗成笑语中。 属句畏惭非孟子,供欢端合有车公。 解将能否分优劣,过眼昭然向与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