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水生南涧,吾衰久索居。 三年迁作别,数字且频书。 文史差无负,田园慨未余。 常存爱民意,门户有权舆。 |
| 人主爱民物,心无彼此情。 约欢同一国,蒙福遍群生。 玉帛遥相望,风波寂不惊。 熙熙南北海,所至尽升平。 |
| 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夜深香火听与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
| 司徒精爽俨如昨,旧史风流传至今。 一雨能随贤宰意,千年不死爱民心。 虫缘坏壁青苔合,鸟噪荒庭古树阴。 桑雉逢人虽远避,近来僮竖杀机深。 |
| 范公深忧天下日,仁祖爱民全盛年。 遗庙只今香火冷,时时风叶一骚然。 |
| 桑畴麦陇颂声欢,竞说琴书政事宽。 方寸惟知存岂弟,丝毫不肯作艰难。 爱民何啻如儿子,行路休教避长官。 来往星源凡几岭,从今都作坦途看。 |
| 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坰。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 |
| 短檠铁研用功深,万卷蟠胸不辍吟。 故国遁身来济岱。 壮年发藻向儒林。 爱民利物平生事,忧国忘家一片心。 史馆顷年陪润色,挽公无路涕盈襟。 |
|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 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 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 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 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 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 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 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 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 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 |
| 爱民有诚心,发有非己私。 齐王累己见,乃以小大移。 冠履自贵贱,痛痒一体随。 万事有定理,应之当坦夷。 傥以我好恶,安非真是非。 光风霁月中,宁许栽藩篱。 |
| 五马南中去,修途一月宽。 暮年忧国切,今日爱民难。 志大人无小,政平人自安。 端能扫蛮瘴,莫作偶然看。 |
| 湘雨湘田处处同,谁知公意与天通。 爱民天亦忧民事,望岁公应喜岁丰。 自古强兵先足食,从今积粟可平戎。 关中事业非难办,要看他时第一功。 |
| 弦歌声时三瓢安,士友催诗送长官。 律己十分无可议,爱民一念未尝寒。 更知耐事知公少,留取清名作样看。 百姓越疆归令问,恩流职外此尤难。 |
| 西湖十里波,渌静过新雨。 波间黄白花,缭乱不可数。 浮舟翳佳树,凉风生仰俯。 回顾红尘人,处身一何苦。 君子爱民物,在乐思及溥。 方期推所安,与众式歌舞。 |
| 嚼得菜根断,诗寒骨更臞。 爱民心雪白,报国鬓霜估。 仕久衣长破,归来屋亦无。 全家寄僧舍,冰冻折吟须。 |
| 爱民端与共胞胎,消得黄金为筑台。 一道香烟随牒去,五更风雨入诗来。 雪灯字暗心犹在,霜叶衫枯首独回。 气格老苍能过我,柴门不厌为君开。 |
|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终日虀盐供一饭,几时肤寸冒千峰。 未须丘垤占鸣鹳,只要朝廷起卧龙。 从此滂沱徧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
| 颙颙万目望穹苍,连日雷车走阿香。 不用瓮中留蜥蜴,已闻野外舞商羊。 滂沱施泽盈千浍,{禾罢}稏收功可万箱。 令尹爱民天所相,三年境内乐穰穰。 |
| 显允临邛,吏师文宗。 能者述之,德宇恢恢。 疏而不失,有物实之。 於义当然,确乎不夺。 强者屈之,爱民如子。 曰予用威,谁其恤之。 图像如生,虽不能言,谁敢忽之。 其事在人,岁月其逝,勿坠失之。 後有南董,询事考言,尚其笔之。 |
| 青丝络马黄金羁,紫衣导从前驱驰。 男儿四十作太守,路人指点生光辉。 我时笑与路人说,太守襟怀世人别。 平生为政学鲁论,爱民如儿少鞭挞。 上饶之民吾贺君,君独不见南安军。 是家官职未渠已,太后垂帘功盖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