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中原接,天低七泽浮。 山川元用武,离乱一登楼。 平远难为画,高寒易得秋。 无言双野鹜,相对抱清愁。 |
| 相骑方侵掠,临淮厉虎兵。 三麾俱至地,一战破思明。 令下秋霜肃,威行草木惊。 岂但全孤垒,能令复旧京。 吾君方用武,宵旰念仪刑。 |
| 幽燕盛用武,六合已一家。 眼穿当落日,沧海有灵查。 |
| 三尺非凡铁,年深铸字漫。 每寻闲处挂,不敢醉时看。 紫电光犹湿,苍蛟血未乾。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
|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 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炼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 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
| 宝剑夜长鸣,金痍老未平。 指弓夸野战,抵掌说番情。 已矣黑山戍,怅然青史名。 和亲不用武,教子作儒生。 |
| 西川方用武,忧思惔如焚。 秋兴悲黄叶,闲情属野云。 鸣鸿何日到,络纬不堪闻。 每忆盈尊酒,清谈从使君。 |
| 塞上烟尘永不扬,边民戌卒尽耕桑。 抗言用武真非策,唾手扶危别有方。 须信精诚能感格,由来道德本安强。 恩沾动植知多少,天使千秋保炽昌。 |
| 经术传家几缙绅,孙吴决策旧无人。 上将用武方留意,汝始程能遂发身。 伫展六韬登上第,更资三釜及偏亲。 两科自此增双美,何患衰宗不再振。 |
| 君与余皆懒,余如君更贫。 今年再同复,两鬓独非春。 去棹孤山浪,征衫西府尘。 似闻仍用武,为算立功人。 |
|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
| 东平贵公子,意气区中窄。 手捻金仆姑,青丝飞赭白。 欲系单于颈,封侯取鼎食。 四十心未展,垂翅渭川侧。 前日来坐上,天庭见黄色。 今朝报恩书,戎幕进新职。 崆峒古用武,高旌出锋镝。 君当谐素期,洗剑秋泉碧。 嗟予病摧颓,对别还凄恻。 待君载旆归,我作山中客。 |
|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休说纷纷往梦,任阴平邓艾,骆谷姜维。 向棋边聊且,官事了痴儿。 雨未阴、毋忘户牖,挂长绳、系不住铜仪。 空遐想,桃源春媚,安得追随。 |
| 相州锦好。 待到相州人已老。 颍水归田。 白鹭惊猜已十年。 太师尚父。 晚遇明时方用武。 大笑相逢。 把酒家乡是客中。 |
| 帖中月字用武后书体,因其时也。 魏字纷如葩叶之当风,转而奇也。 遡晋千年,如极如驰也。 既宜于今,而于古亦师也。 既变于己,而于人亦资也。 米芾有言,功名不如翰墨,抗少保而跻之,谓五王其卑也。 予固从而贵其帖,而亦未暇辨其是非也。 |
|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一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吒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
| 吾闻冤句民,盗若春竹雨。 异时用武吏,搏击纵鹰隼。 洋洋刘太守,岂弟发素蕴。 凶年盗乃减,见谓君子敏。 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 庶几从风靡,少缓束湿紧。 君家庞眉伯,学行我标准。 捧书见华发,应为一笑听。 |
|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 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 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 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 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 篙之小难製,戙之独有力。 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 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 拯危居坦夷,济险危兢惕。 |
| 北戎轻用武,西汉重开边。 币帛毫芒费,生灵百万全。 几驰衔命使,今辍判花员。 专对从容道,王君正乐天。 |
| 帝居瑶图,璇题玉京。 日月经振,列宿上荧。 桂簋飶芬,瑚哭华晶。 {上夕下寅}承军祀,用武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