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 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
| 汉庭上方斩马剑,子制毛锥端似之。 未办朱云请此物,笔诛市挞佞臣谁。 |
| 未夸长管入手梗,政须短管护铦锋。 未染濡时常著帽,忽脱帽走蛟龙。 |
| 世上岂无千里马,能骑千里马何人。 直须读书破万卷,始用子笔如有神。 |
| 画工如山赤墀下,调子之笔丹青匀。 一洗万古空凡马,曹将军外更无人。 |
| 世间有真画,诗人干其初。 世间有真诗,画工掇其余。 飞潜与动植,横写极太虚。 造物恶泄机,艺成不可居。 争如俗子通身俗,到处堆钱助痴福。 断无神鬼泣篇章,岂识山川藏卷袖。 我因耽诗鬓如丝,尔缘耽画病谷羸。 投笔急须将绢裂,真画真诗未尝灭。 |
| 破帽麻鞋肩伛偻,回头意若呼宗武。 行歌又似出关时,饭颗山前日当午。 公如冰玉天赋成,玉为温润冰为清。 庙中朱弦堂上曲,一唱三叹知遗声。 平生但饱主人饭,身后空传世上名。 萧条冷炙残杯气,寂寞千秋万古情。 吴僧笔端龙幻化,幻出前贤世无价。 可怜见画未见诗,更合爱诗主爱画。 |
| 碑文老势信可爱,碑意少缺谁能镌。 已推心胆破奸宄,安用笔墨传神仙。 |
| 用笔如用人,利钝乌可常。 必欲责其全,无乃废所长? 宣城与晋陵,声价略相当。 不知今何年,森然集龟堂。 和墨若瑿黑,捣纸如银光。 心手适调一,运此紫毫鋩。 前却俱称意,六骥驰康庄。 聊复取一快,讵必师锺张。 |
|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 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 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 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
| ...,睥睨未肯让。 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 最奇老臞仙,骨立神愈王。 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 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 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 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 雍洛劫火余,妙迹尽凋丧。 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 |
|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礼乐三千成昨梦。 秃笔何止十八瓮。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 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
|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旛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鱣。 神功与绝迹,後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 |
|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 |
| ...,奇才岂易伦。 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脂林卖,名斋雁塔人。 傅经心人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 巨流思待齐,吾道诎出伸。 落魂伤迟迟,依樽笑隐伦。 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兹紫莆。 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汪。 故宅间多草,空船独采菽。 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
| ...br>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逢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aa44。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 |